近日,市发展改革委成功争取2025年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公共实训基地方向)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沈阳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是2025年全省该领域唯一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的项目,也是沈阳市“十四五”时期唯一获得该专项资金的项目,标志着我市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建设、服务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沈阳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由市总工会建设,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转型升级需求,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综合性公共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为助推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项目利用现有场地进行改扩建,总占地面积24000多平方米,涵盖新建及改造实训场地。
公共实训基地主要服务对象包括:重点就业群体,涵盖农民、农村转移人口、退役军人、未就业青年、残疾人等,大规模开展高质量的就业技能培训和普惠性创业培训;企业在职职工,为职工提供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增强适应技术变革与产业转型能力;高技能工匠人才,为其提供前沿技术体系化培训,搭建创新交流平台。基地的建设将大大提升相关群体技能,拓宽就业创业出路。
基地将与辽宁省航空产业发展促进会、沈阳数字企业协会深度合作,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装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人才培训和吸纳就业合作协议,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同时,积极探索“实训基地+行业协会+公司”市场化运营模式,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实现实训基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项目建成后能够保证每年为城乡各类劳动者提供技能实训等公共就业服务1.5万人次以上,有力推动全市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分层分类、功能完善、机制健全的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设施体系。
沈阳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实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确保项目按期开工建设,达到国家资金要求。(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