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治丧更省心,线上治丧更省钱,家属办事更省时,业务办理更省事……在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市民政局会同市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全力推进便民服务,于4月1日起正式启用“沈阳殡仪96144”微信小程序,融合行业监管及惠民服务措施,极大方便了市民办理治丧业务,这是记者从4月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沈阳市启用智慧殡葬服务管理平台”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智慧平台让市民治丧知情权、选择权得到保障
市民政局开通网上预约渠道,通过“沈阳殡仪96144”微信小程序,市民可以自主预约遗体运输车辆。在该平台上,市民还可进行火化炉资源占用情况查询、遗体火化时间预约等操作,以及掌握为逝者穿衣到安葬的治丧全流程进度,充分保障逝者家属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记者在“沈阳殡仪96144”微信小程序看到,沈阳市回龙岗殡葬服务中心所有殡葬服务项目和收费均已进行公示,逝者家属可以自主选择服务项目。在预计收费金额中会显示已选项目及价格,实现价格的公开透明。该平台还展示了依法注册登记的公墓、惠民殡仪服务中介机构的相关信息。
信息化、智能化助力“身后事”办理更加便利
依托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市民政局打通殡葬领域与公安、卫健、人社等相关部门的数据端口,取消家属提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等纸质要件,仅以逝者身份证明为唯一要件,自动锁定殡葬服务费用减免身份、适用减免政策及核销减免费用,实现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一键式”减免,办理要件精减比例达到50%,提升一线服务人员为民办事效率30%以上,确保殡葬服务管理精准有效。
市民政局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公共服务,将DeepSeek技术与民政业务深度融合,现已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初步打造了民政AI大数据模型。其中,在殡葬领域已植入办理流程、政策法规、殡葬补助等问询内容。
“清明惠民新政”为百姓带来真实惠
为深化绿色殡葬实践,鼓励市民选择生态安葬方式,2025年沈阳对本市户籍逝者推出“清明惠民新政”,进一步降低生态安葬成本,提升服务品质。
一是对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给予补贴。选择此类安葬方式的家庭可享受购墓费用减免1000元的补贴。二是对骨灰长期寄存免除费用。逝者骨灰寄存殡仪馆满20年,可免除全部寄存费用,减轻家庭长期经济负担。三是全面保障海葬服务。今年,沈阳共计安排骨灰撒海任务5300盒,其中大连方向3000盒,丹东方向150盒,营口方向2150盒,三个方向每份骨灰可由三名丧属享受全程交通、食宿全免费,并可获赠骨灰溶解罐、祭祀用品、保险以及专业礼仪服务;此外,活动后每份骨灰还可申领600元家庭补贴。
同时,沈阳推行“5+6”费用减免政策(五类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对象享受六个减免项目)。近五年,惠及8.1万名困难群众,减免费用8510万元,政策覆盖率100%。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张一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