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惠帮企@链上沈阳”工作制度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年12月14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4年12月14日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23年底,沈阳市拥有民营市场主体127.8万家,占全市市场主体96.7%,民营企业在助力沈阳振兴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解决民营经济发展在主体规模、市场竞争、融资、科技创新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22年初,沈阳市发挥大统战工作格局作用,由市委总揽全局,市委统战部具体负责,整合政府、企业、统一战线等各方资源力量,创新打造了政企协同、社会参与、多方共治的“惠帮企@链上沈阳”助企高质量发展工作制度,推进各级各部门联动、部门和企业联动,充分释放创新活力,通过用心用力用情“帮”,推动广大民营企业链接资源、得到实惠、恋上沈阳。

  直击民营企业痛点 搭建精准“帮”的平台

  基于大数据技术,自主研发的智慧服务平台——“惠帮企@链上沈阳”智慧平台,为民营企业打造了“24小时不打烊”的掌上服务大厅。企业通过该平台提报诉求、寻找订单,干部通过平台了解企业情况、办理企业诉求,实现接诉即办、一办到底。

  全市万余名领导干部线上线下担任重点企业的“首席服务官”,对沈阳市所有“四上”、“准四上”、专精特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联系全覆盖。建立四级统战网格员以及102名工商联所属商会网格员,组织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骨干力量担任中小微企业“辅导员”,杜绝了只联系大企业、重复联系个别企业的“规模歧视”和“行业偏好”,努力让民营企业普惠受益。

  健全工作体系 增强共同“帮”的合力

  各级主要领导靠前指挥、随时调度、及时督办的工作机制建立了,“企业吹哨、干部报到”通道设立了,“干部定向服务企业”向“企业定制干部服务”的升级实现了。沈阳组建了市统战事务服务中心,实现了专人专职负责诉求办理、综合研判、监督考核等工作。

  在沈阳市技术转移协会、辽宁省上海商会等39家商协会、社会服务机构,沈河区风雨坛街道、和平区格林缤纷企业孵化基地、铁西区中德企业国际创新孵化中心等110家街道、孵化器设立了“服务驿站”,依托平台开通诉求提报端口。沈阳搭建起“同心共振‘惠’客厅”,整合民营企业家、民主党派成员、商会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力量,开展政策宣讲、业务培训、沙龙、撮合对接等活动;组建了“惠帮企@链上沈阳”智库团,为企业提供技术、法务、金融、管理等公益服务。

  为高质量发展助力 拓展深度“帮”的功能

  沈阳梳理汇总国家、省、市助企纾困、减税降费、降本增效等惠企政策251个,制作政策解读视频329期,总播放量达100.8万次;推动出台了容缺受理、柔性执法、绿色通道办理、集中并联审批等惠企措施;在全省率先实施市级政策“免申即享”,支持2857家企业吸纳就业、引进人才7596人,帮助426家企业完成产品升级和技术引进创新。

  开发供需对接服务模块,为企业提供机加外包、厂房租售、工业原料、物流服务、建筑材料、维修服务等服务项目17个。推动八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与全市重点产业链对接,开展政企、银企、校企、企企撮合。平台线上撮合5730家企业对接,沈煤集团通过平台与沈阳鑫北蓬布厂成功对接,使持续八年的“省外购”变为“区内购”,节约近百万元采购成本。

  建立了干部自办、部门主办、攻坚组合办、“直通车”快办的四级诉求办理工作体系。“直通车”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研究政策解决共性问题。攻坚组由分管副市长牵头,主要办理责任部门不清、需多部门协同、历史遗留等疑难问题。目前已召开政企协商、现场办公会50场,形成研判报告21篇、提出意见建议96条,推动24个部门形成企业开办审批领域“零费用”、水电气暖讯一站式办结等新制度新举措52项。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梁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