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市市场监管局
降门槛 强知产 树信用 沈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时间:2024年09月27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4年09月27日

  9月26日,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学良作新闻发布。今年,市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准入、准营、退出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多领域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机制,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牢固的信用基础。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加快发展城市能级

  深入推进准入准营退出制度改革,经营主体结构不断优化、活力持续增强。截至8月底,全市实有经营主体131.86万户,同比增长6.33%,企业活跃度达到70.2%。

  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化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实现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和开办餐饮店“一件事”高效办理,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深化市场监管领域“证照联办”改革。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事项改革范畴拓展至“一次变更、一次注销”。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缩减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实现证、照办理可一并申请、一次受理、同步办理、并行办结。

  实现个转企直接“变更登记”。允许“个转企”企业依法继续使用原字号,实现原设立日期、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保持不变,更好地延续原经营主体资格,发放全省首张“个转企”直接变更登记营业执照。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各项核心指标保持高质高速增长态势,推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新高地。截至8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3.48万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15.11件,同比分别增长14.7%、20.1%。

  积极推进沈阳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推动成立沈阳都市圈知识产权一体化协同保护促进中心。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打击力度,形成对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追踪溯源和联合打击态势。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加速推进。深入推进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培育创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和示范(优势)企业。截至目前,35家高校院所、54家优势示范企业深度参与专利盘点、评价工作,累计盘点专利1.73万件,开展企业经营类专利导航项目4个,新增贯标认证单位19家,完成知识产权转让(许可)1142件(次)。商标专利“一站式”服务窗口,受理商标注册申请1173件,在全国353个窗口中排名第六,东北第一。

  立足信用监管新机制 加速深化信用赋能

  推动市场监管全域全面向差异化、精准化转型,统筹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时实施差异化监管,在食品、药品等重点监管领域建立专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机制,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动态维护“一单两库”,全市各级监管部门动态更新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909项,重点抽查事项清单1781项;全市经营主体全量纳入监管对象名录库;市区两级共计9868名执法人员纳入执法人员名录库。

  推进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形成全量经营主体信用档案,依法向社会公示,供公众查询。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归集公示监管信息261.87万条,归集总量全省第一。

  深化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将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与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有机融合,以“高效管好一件事”为目标,制发《沈阳市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查一次”涉企联合监管事项清单》,共包含40个“一件事”领域,80个抽查事项。

  聚焦重点领域监管执法 打造公平竞争环境

  组织实施公平竞争审查,营造公平政策环境。在全省率先建立公平竞争审查交叉抽查工作机制,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2024年全市抽查政策措施537件,经复核确认23件政策措施违反公平竞争审查要求,向4个市直部门和2个区县提出整改意见。开展“净源2024”专项行动,整治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突出问题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加强执法监督,营造和谐法治环境。开展包容免罚清单工作,制定市场监管部门免罚事项85项,守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同时,采取容错机制,统筹“法理情”把握“时度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轻微违法首次不罚案件111件,减免金额436.4万元。

  创新工作举措,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积极打造“线上ODR、线下消费维权服务站”便民维权模式,把纠纷化解在源头,和解在企业,解决在基层。截至目前,全市线上建立254家ODR企业;线下新增消费维权服务站100家,累计处理ODR案件2500余件,自行和解争议419件。大力推进线下“七天无理由退货”承诺,全市45家大型线下零售单位已累计退货64万件次,退货金额8458万元。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尚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