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锚定“标杆城市”目标 全力打造“沈心办”品牌
时间:2024年09月27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4年09月27日

  9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会上,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李犁围绕沈阳营商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党的二十大以来,沈阳构建‘大营商’格局,打造‘沈心办’品牌,树立‘用心筹划、贴心服务、暖心沟通、舒心办事、公心交往’‘五心’理念,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营商环境建设整体推进

  围绕政务、市场、法治、信用、数字等“五大环境”,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全市各地区、各部门,有序推进《沈阳市实施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年)》等3个行动规划,对应实施19大类358项改革举措。围绕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总体任务清单,推动改革攻坚“揭榜挂帅”,我市 22个方案入选省初评案例库,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最新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中,我市“市场机制改革”“权益保护健全”两个领域入选营商环境创新城市。

  政务服务改革不断深化

  以“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为路径,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优化调整市区5类780项政府职能,跨部门一件事总数达到110个,智能化场景总数达到1161个,推动92.3%申报材料实现“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持续拓展政务服务“跨域通办”,累计上线“城乡居民参保登记”等“全市通办”事项106项,“导游证核发”等“都市圈通办”事项190项。“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案例被中国信息协会评为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获评中国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热线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开设“12345-9迎且”专线,建立水电气暖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开通“迎且”直通车,倡导“先行赔付”硬举措,线上累计受理游客诉求2226件,全部办结,线下累计服务游客22124人次,“迎且”专线服务模式在全省复制推广。开通“12345-5解纾暖”专线,开展“领导干部政务热线接听日”31场,有效解决“推诿扯皮”“久拖不决”“办理不力”等突出问题。

  惠企利民载体全面升级

  打造东北“听劝、找茬”便民服务第一品牌,全市设立“找茬窗口”350个,依托“码上找茬”等5个渠道受理企业群众反映问题63006个,已办结62063个,办结率98.5%。创建“亲清会客厅”,全市累计开展活动542场次,参与企业3450家,受理企业问题758件,办结703件,办结率92.7%。落实“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行动部署,查摆营商环境领域民忧民困问题88491个,已解决87538个,解决率98.9%,重点整治17类高频问题,形成制度性成果11项。创建“清风百家行动”,推动解决125个营商堵点痛点难点问题。

  深化“沈心办”营商品牌

  下一步,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将围绕“打造国家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总目标,秉持“五心”理念,全面深化“沈心办”营商品牌。继续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 改革,实现政务服务由经验判断向数据分析转变、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人力服务向人机交互转变、数字赋能向制度重塑转变。推出东北首个政务服务大模型,建设50个“边问边办” 智能场景,设立人工问答1分钟响应机制,完成10个优化提升示范场景和10个创新场景建设,确保“一件事”场景智慧精准、高效办成。全力为民纾困,做深做实“领导干部政务热线接听日”工作,做到各类诉求问题快速办理、解决到位。推进热线进社区(农村),年底前确保1527个行政村全覆盖。深化“12345-9”迎且热线,持续打造 “宠且”“迎且”沈阳品牌。叫响“宠企帮代办”品牌,推动涉企政务服务进园区、进楼宇、进基层、进商协会。持续开展“亲清会客厅”等政企面对面活动,深化“解纾暖”行动,整治营商环境领域“解民忧”重点事项。围绕企业实际需求,依托一体化服务平台,线上建设增值服务专区,线下设立营商服务专区,全力打造“企业之家”。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吴妍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