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发挥沈阳比较优势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沈阳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昇智
时间:2024年09月12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4年09月12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作为重大改革内容,紧随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部署,凸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心,并进一步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进行了阐述,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处在向“新”而行、提“质”转型的蝶变期,必须抢抓改革机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沈阳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抢滩新赛道,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布局,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谁起步早,谁才能赢得先机。近年来,沈阳立足本地创新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优势,超前布局无人驾驶、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涌现出东软睿驰、新松机器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一批领军型企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今年沈阳入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拿到了未来产业发展的先手棋。要进一步科学谋划、前瞻布局,以现有优势产业未来化和前沿颠覆技术产业化为抓手,聚焦人形机器人、元宇宙、下一代IC装备等领域,孵化培育企业,开发应用场景,探索建设先导区,筑牢沈阳未来发展新优势。

  要激发新动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明确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当前沈阳打造的十大重点产业集群,几乎涵盖全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正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向着集群总体规模全年破万亿目标迈进。沈阳要把打造新的增长极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发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业态,推动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年内破千亿;培育壮大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集群,逐年梯次破千亿;发挥沈阳汽车产业资源优势,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构建本地新能源车企方阵。

  要焕发新活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沈阳工业的基本盘,更是优势和“撒手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传统产业不能说是落后产业,传统产业里面也有新质生产力,也有高科技。”近年来,沈阳不断加快产业升级,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154项首台(套)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以龙头企业链式带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重点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68.2%;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省级以上绿色制造数量达226个、居东北首位,实现了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在后续发展中,沈阳要牢固树立“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原则,以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工作为契机,抓好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建设,大幅拉动工业技改投资增长;要用足用好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政策,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要推进绿色制造,实施节能节水技术升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三大工程,培育更多绿色企业,形成绿色低碳“沈阳模式”。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壮阔实践中,沈阳工业将牢牢牵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牛鼻子”,向“新”发力,以“质”取胜,以点带面推动改革,当好全省振兴新突破的“排头兵”,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