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公园园区内设置了乒乓球运动场地,周围群众运动能享受运动的快乐,但是晚上球场没有照明设施,建议公园管理部门在球场附近安装照明设施,满足群众晚间运动的心愿……”诉求问题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转到了市城管执法局科普公园管理者的案头,由于现场不具备安装供电照明设施的条件,为了满足群众夜间运动的意愿,科普公园管理者与乒乓球爱好者面对面沟通,集思广益,最终安装了15盏悬挂式太阳能灯,这个既环保又实用的解决方法满足了周围群众晚间运动的心愿。不仅如此,科普公园管理者还对乒乓球场进行升级改造,将原来的铁丝网改为印有乒乓球主题的全封闭围挡,调整了围挡高度和入口处的宽度,能够有效防风,避免乒乓球飞出场地,将服务群众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7月底,市城管执法局门户网站收到一位来自苏家屯区陈相街道塔山社区居民的留言咨询,主诉“由于近期降雨量大,道路年久失修,已造成路面坑洼不平,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希望贵单位帮助修补路面,解决居民出行问题”。经核实,该诉求并非市级部门工作职责范畴,但考虑到此地位于市城管执法局负责监管的老虎冲生活垃圾处理场附近,在2011年以前也曾是生活垃圾运输车辆进场的必经之路,本着为民解忧的原则,该局固废处党支部主动担当作为,与沈阳市老虎冲垃圾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沟通协商,决定共同承担“修路责任”,发挥“邻利效应”,积极协调物料及机械设备,在8月初完成路面整修工程。“这条路坑坑洼洼损坏严重,平时晚上走路骑车都要格外小心,这下可好了。”附近居民拍手称赞道。
年初以来,市城管执法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办理好市民诉求作为落实市委“解纾暖”专项行动的切入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充分发挥城管执法为民服务职能,主动担当,深入一线,积极推动解决市民各类疑难诉求。
拓宽渠道,广纳民声
为更多收集城管执法领域的民生问题,市城管执法局在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来信来访、巡视巡察、审计、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等渠道来收集问题的基础之上,结合新一年度“领导干部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组织领导干部有针对性地向企业收集有关城管执法领域的民生问题。此外,依托精细化“一网统管”系统平台,开通“找茬”通道,通过登录“沈阳数字城管”微信小程序实现市民诉求“移动办”“掌上办”。拓宽问题收集渠道,能够更多获取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关注市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不便,同时通过百姓的视角找到工作中的盲区,弥补为民服务的短板。
优化机制,提质增效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是办理市民诉求的主阵地,市城管执法局制定了《提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相关诉求件办理质效工作机制》,其中对多次流转的疑难诉求件实行三级化解机制,由局分管领导、局主要领导重点关注,并提出办理意见,或者亲自推动、亲自办理,切实提高疑难问题解决效率。同时,坚持实行“日梳理、周调度、月考核”机制,每天对省市平台的临期件和跟踪件下发督办提醒,尽最大可能保证群众诉求“有响应”“有解决”“有结果”。
预先筹策,未诉先理
城市管理工作周而复始,没有一劳永逸,市城管执法局通过定期分析研判市民诉求,及时梳理季节性、阶段性问题,特别对于一段时间内大量出现的同类诉求,总结时间性、规律性特点,制定有针对性措施集中进行扩面解决,积极回应市民诉求。比如,井盖诉求案件在市政设施类诉求案件中占比达30%且居首位,市城管执法局从年初便启动摸底、建档,计划3年内分批有序整治全市井盖井体。夏季运河水草漂浮夹杂垃圾杂物影响水质和游人观瞻,市城管执法局今年夏季加强了运河沿线日常巡视保洁力度,坚持河面漂浮物天天清、河内水草每天清理一段、每周清理一次,有效抑制水草生长,保证了水面洁净。提高服务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既能提前化解潜在的矛盾风险,又充分展现了城市管理部门的专业素养和担当精神,让百姓切实感受到真心服务的决心与行动。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