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沈阳积极有效应对近期极端天气
时间:2024年07月30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4年07月30日

  7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沈阳市近期极端天气降雨应对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气象局、沈阳水文局、沈阳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同志分别作新闻发布。

  市应急管理局:科学指挥应对、协调各部门确保城市运行平稳

  发布会上,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杨德斌介绍说,受东北冷涡和台风“格美”外围云系共同影响,7月25日以来,我市出现连续强降雨,一些地区出现内涝、农田积水和河道险情。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众志成城、闻令而动、向险而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干部职工坚守岗位,连续作战,奋力抢排积水、查险除患,全方位保障城市安全。

  指挥体系高效运转 把握强降雨防御主动权

  面对此轮强降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带头一线指挥调度。有关市领导分别坐镇市应急指挥中心、水务工程调度指挥中心、110指挥中心,联勤联指、联动防御,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全部下沉包保地区现场指导人员转移、排水排涝等工作落实,各级指挥体系全时运转,因势而动、科学决策,及时发布预警响应和工作指令,定时调度防汛应对工作。各级领导同志靠前指挥,进一步夯实组织体系,确保了指令直达、执行高效。

  市防办组织气象、水务、水文、应急、公安、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17个部门,在市防指联合值班,每2小时调度研判雨情、水情、库情、河情、工情、民情、社情、舆情,每4小时汇总上报全市27项防汛应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动态发布防汛指令25期,调整防御应对重点区域和布控力量,牢牢把握防御应对工作的主动权。

  快速响应 抢险装备和救灾物资快速调拨

  根据雨情预报信息和研判会商结果,市防指于7月25日8时启动城市防汛四级预警,11时启动全市四级防汛应急响应,26日5时提升城市防汛应急响应级别至二级,13时提升全市防汛应急响应级别至二级。气象、水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也联动发布了气象灾害、排水防涝、地质灾害、农事气象等应急预警响应。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闻令而动,迅速落实响应措施。市政府成立人员转移工作专班,完善人员转移调度工作机制,指导各地区严格落实人员转移安置点负责人、转移安置物资、安置点三个清单制度要求,及时安全转移群众,坚决做到危险区域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市防指派出10个督查组、市防办派出14个基层服务组,全部下沉区县一线指导服务防汛防台风工作。

  根据雨情、水情变化和预报预测结果,市防指协调省防办、驻沈央企国企,紧急向辽中、于洪、苏家屯、浑南、法库等重点地区和单位,调拨支援排水泵、移动排水车、折叠床、棉被棉褥、救生衣、橡皮舟、编织袋、打桩机等救灾物资和防汛抢险装备6万余台套。市水务、应急部门统筹全市排水设备资源,调拨大功率排水泵车,支援重点地区抢排积水。

  各方队伍合力抢险救援 保障居民生产生活安全有序

  市防指根据防御应对情况变化和力量需求,积极协调武警部队、沈阳警备区、国家消防辽宁机动队、沈阳消防救援支队、中国安能集团、社会救援力量等紧急驰援辽中、苏家屯、浑南、于洪、新民等地区,协助地方救援队伍加固大堤、转移群众、抢排积水。各地区紧急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和民兵队伍2.74万人,开展巡堤查险和抢险救援。

  市委组织部下发《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倡议书》,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党员应急突击队,设立党员值守点,各级党组织选派“三长五员”和志愿者、老党员4万余人下沉社区开展走访排查,解决群众诉求2185件。市纪委监委坚持把铁的纪律挺在防汛工作最前线,下发防汛工作纪律相关规定。市应急办会同各地区组建应急抢险突击队,在积水点前置布控值守力量和冲锋舟、橡皮艇,及时援助受困群众和车辆,解决群众应急需求。

  下一步,市防办将会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市政府领导下,坚持防灾、抗灾、减灾、救灾并重,全力以赴抓好农业排涝、城乡道路修复、受损危房修缮、堤坝巡查除险、企业复工复产、救灾物资增储等工作,全力确保城市运行平稳,居民生产生活安全有序。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李欣 实习生 郝斯佳)

  市公安局:发挥公安主力军作用 打好防汛救援主动仗

  发布会上,市公安局副局长朴昌龙介绍说,公安战线在此轮防汛过程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发挥公安主力军作用、全面激活防汛处置体系、全面提升防汛实战效能,切实履行“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超前部署 扎实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

  市公安局始终坚持“雨情就是信号,汛情就是命令”,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市局各级领导班子始终在岗在位,全面压实责任链条、优化组织流程,启动联勤指挥,搭建了组织高效、层级明确、上下贯通的指挥体系,切实将底线思维、危机意识转化为防汛救援的行动力和战斗力。

  全警参战 全面打好防汛救援主动仗

  全市警力紧密围绕易积水路段、老旧桥涵、危楼险房等点位以及农村低洼易涝、泄洪区域,全域排查易积水点位、路段及各类风险隐患,全力开展抢险救援、秩序维护、转移群众等各项工作。全市交警部门警力全部下沉一线,果断采取远端封控、隔离调流、巡逻值守等措施,采取“微循环”的调流方式,迅速疏导滞留车辆远离积水路段,共参与抢险救援42次,救助被困群众833人,救援被困车辆596台。

  打防并举 积极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在防汛工作中,市公安局充分发挥公安打击职能,始终保持对影响城市防汛工作、破坏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盗窃、哄抢防汛物资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打态势。特别是为有效净化汛期全市网络环境,市公安局全面加大对网络谣言打击力度。

  7月28日,市公安局依法查处了一起散布涉我市辽中区虚假汛情网络谣言案件,对涉案人员采取了行政拘留处罚,并第一时间通过“平安沈阳”新媒体矩阵发布消息,有效形成了强力宣传震慑。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李欣 实习生 郝斯佳)

  市水务局:本次降雨达到沈阳市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2倍

  发布会上,沈阳市水务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张璞介绍了近期全市防涝排涝形势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7月16日进入防汛关键期以来,沈阳市出现4次强降雨过程,特别是25日以来出现了自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降水,辽河、浑河、北沙河、蒲河相继发生了洪水过程,蒲河辽中段和新民段发生19处险情。棋盘山、尚屯等11座水库超汛限水位。浑南、苏家屯等4个山洪灾害易发区转移避险人员522人。全市363座排水站共启车作业283座,其中辽中区91座,启车数量最多。城区全运五路、蒲裕路等20多处点位出现积水情况。

  面对强降雨,沈阳市水务局积极应对:

  1.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发布洪水防御四级预警,结合水势及气象变化,提升洪水防御应急响应至三级。相关地区相应启动预警并落实响应措施。启动城市排水行业防涝四级预警,并根据气象雨情预报逐步提升至二级,对排水部门和各地区做好城市排水作出明确部署。

  2.积极加强技术支撑。派出6个水旱灾害防御专家组和3个城市排水防涝专家组,提供技术支撑45人次。针对辽中降雨集中、河道汛情风险较大的地区,加派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省水利厅技术保障工作组现场进行指导,开展抢险工作。

  3.科学应对洪水过程。精准调度拦河闸坝等水工程运行,及早调度浑河、蒲河拦河闸坝塌坝预泄,为干流、支流汇水提供空间。棋盘山水库充分发挥水库调洪错峰功能,缓解蒲河行洪压力。紧盯山洪灾害预警平台,督导相关地区及时核实并处置山洪预警信息,全面做好人员转移各项准备。

  4.全力做好城市排水。本次降雨达到了沈阳市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2倍,属于一次极端超标准强降雨。降雨前,我们提前实施关闭渠首进水闸,开启泄洪闸和沿河泵站,提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拉低河道和排水管网水位,为降雨预腾空间。组织各地区开展排水设施巡视、清扫雨水箅子。强降雨期间,统筹调动全市抽排资源,开启泵站75座,市区两级出动巡视、布控、应急处置人员2339人,出动车辆设备453台,连续昼夜奋战。截至发布会开始前,除蒲裕路积水点位外,其余都已消除。

  接下来,沈阳市水务局的重点工作,一是抓好洪水防范应对。二是落实水库度汛措施。三是全力防御山洪灾害。四是加强农田排涝。五是加强城市排涝。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张晓宁

  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县(市)正全力抢排积水抓紧核灾定灾

  发布会上,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石福祥介绍了各区县(市)的汛情及抗灾救灾情况。

  7月下旬以来,沈阳市遭遇多轮强降水,特别是7月25日至26日,出现73年以来最强降水,涉农地区出现不同程度农田积水,目前各区县(市)正在全力抢排积水,抓紧核灾定灾。

  面对灾害性天气,主管领导亲临一线了解灾情,指导工作,从防灾、减灾、救灾三方面作详细安排部署,强化预测预警、组织保障、风险排查;做好排水清淤、田间指导、疫情防控、环境清洁;开展抗灾自救、产业扶持和政策保障等工作。

  建立农业农村、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沟通会商机制,动态分析研判,形成工作合力。连续下发2024年粮食和设施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农业行业汛期安全生产防范应对工作方案、种植业养殖业抗灾自救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等,从风险防控、措施落实、灾情调度、值班值守、抗灾自救等方面指导各地区有力有序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坚持专班推进,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专人实时调度全市农作物积水、受灾等情况,及时收集、核实、反映灾情和抗灾减灾措施落实情况。横向协调水务、应急、气象等有关部门,确保信息顺畅,及时掌握险情、灾情,科学做好应急处置。

  市农业农村局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带队的5个农业农村领域工作包保组,深入9个涉农区县(市)实地查看指导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开展情况。

  接下来,沈阳市农业农村局将做好后续工作。一是全力排净田间积水。二是深入开展全面排查。对受灾、成灾、绝收等灾害情况进行科学评估,迅速核灾、定灾,并逐级上报。三是倾力指导生产恢复。指导各区县(市)抢抓有利时机,合理安排茬口,适时改种、毁种,全力恢复生产。四是迅速开展保险理赔。五是尽快出台政策措施。联合市直各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灾后恢复生产政策措施,多渠道、多角度支持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同时积极争取、及时下达救灾补助资金,最大限度降低农民经济损失。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张晓宁)

  市气象局:沈阳7月降水屡屡突破历史极值

  发布会上,市气象局副局长常富玉介绍了入汛以来沈阳市总降水、近期强降雨天气及应对情况等。

  沈阳7月降水屡屡突破历史极值

  6月1日至7月28日,沈阳市平均累计降水量482.2毫米,为历年同期(223.4毫米)的2.2倍,为去年同期(322.4毫米)的1.5倍。

  7月1日至7月28日,沈阳市平均累计降水量423.8毫米,为历年同期(138.6毫米)的3.5倍,为去年同期(259.4毫米)的1.6倍。

  7月以来,沈阳市经历了7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特别是7月25日至26日,沈阳地区出现了自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降水,降水量超过200毫米的站数124个,均突破历史极值,超过100毫米的站数201个。全地区平均降水量190.4毫米,最大降水量556.6毫米(辽中朱家房镇);城区平均降水量217.8毫米,最大降水量332.1毫米(铁西四方台镇)。

  7月25日至28日,全地区平均降水量231.5毫米,最大降水量650.1毫米(辽中朱家房镇),城区平均降水量271毫米,最大降水量400.2毫米(铁西四方台镇),均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沈阳国家基本气象站为中国百年气象站,自1905年开始有气象观测记录。7月以来降水量484.2毫米,突破同期历史极值(1942年,445.9毫米),7月20日以来降水量397.4毫米,突破同期历史极值(1949年,266.1毫米),均为119年来同期最大降水。

  近期强降雨天气的应对情况

  提前应对部署。沈阳市气象局提前做好全地区自动气象观测站、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巡检和维护,确保各类观测设备稳定运行。强化卫星云图、天气雷达等新型探测资料的融合应用,实时监测天气状况。

  强化递进式预报。充分发挥气象系统“上下联通”的优势,“国省市县”四级气象部门高频次会商研判,逐3小时滚动提供分时段、分地区的精细化天气实况和预报服务信息。

  强化渐进式预警。7月25日至28日共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53个,其中红色预警信号19个,橙色预警信号34个。发布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6期。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发布3期农事与气象信息。联合市自然资源局发布4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强化贴近式服务。在10余个上级部门部署的防灾减灾平台、微信工作群等实现24小时在线服务。开展高级别预警信号“叫应”工作,叫应市县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防汛主要责任人151人次,通过短信、微信、电话等方式“叫应”基层防御责任人4400多人,发布预警短信近69万条,并探索开展高级别预警“闪信必达”服务。

  强化面向公众的信息发布和科普宣传。通过我市融媒体矩阵和市气象局打造的“沈阳气象”抖音号、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等,以及农村应急广播多种渠道发布气象信息和防范措施提醒,提醒市民做好出行安排。“沈阳气象”抖音号、微信视频号发布多条专题短视频,播放量506.1万次,开展直播8场,观看人数251.1万人。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徐佳婷)

  沈阳水文局:浑河、蒲河、柳河、秀水河、养息牧河洪峰已顺利过境

  发布会上,沈阳水文局局长张洪义介绍了近期全市河流、水库的水情、汛情。

  受本轮降雨影响,全市10条河流出现超警洪水6次,1条河流3站出现超保证洪峰。截至目前,辽河水势受上游水库调节影响呈上涨趋势;浑河、蒲河、柳河、秀水河、养息牧河洪峰已顺利过境,现水势呈回落趋势。截至29日8时有2个水文站超过警戒水位,分别为辽河马虎山站、蒲河裕国站;共有2个水文站超过保证水位,分别为蒲河大河泡站、蒲河东郭家窝棚站。

  7月29日8时,沈阳市上游4座大型水库总蓄水量19.36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16.53亿立方米多2.83亿立方米(比本轮降雨前13.44亿立方米多5.92亿立方米)。沈阳市12座中型水库7月29日8时总蓄水量2.37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2.71亿立方米少0.34亿立方米(比本轮降雨前2.05亿立方米多0.32亿立方米)。其中超汛限水库4座:棋盘山水库超过汛限水位1.11米,尚屯水库超过汛限水位1米,泡子沿水库超过汛限水位0.5米,牛其堡水库超过汛限水位0.52米。接近汛限水位水库3座:三台子水库、卧龙湖水库、獾子洞水库距离汛限水位分别为0.12米、0.12米、0.13米。

  沈阳水文局及时响应市防指启动的二级应急响应行动,积极参加沈阳市防指会商会和联合指挥调度,选派技术骨干到应急指挥中心与气象、应急等部门联合开展会商研判。局水文情报预报室密切关注雨水情变化,滚动开展浑河、蒲河预报分析。提供实时水情快讯20余期、编发重要水情通知3期、洪水预警9期、解除洪水预警1期、洪水预报6期、水情趋势预测6期等。4个水文巡测队夙夜值守防汛一线,抢抓时机利用ADCP、电波流速仪、无人船等开展监测工作。截至目前,中小河流共完成监测流量30余次,监测水位100余次,完成设备故障修复4次。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张晓宁)

  市消防救援支队:2500名指战员持续战备执勤

  发布会上,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李罕介绍了消防救援支队在此轮防汛过程中的工作情况:沈阳消防救援支队按照“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全面防守、重点加强”的原则,圆满完成了各项防汛救援任务。

  救援涉险人员114起 抢救遇险车辆51辆

  防汛期间,消防救援支队建立“日常值班+指挥专班”并行的战时指挥模式,支队全员在位,成立主官挂帅的作战指挥部每日开展调度研判、警情跟踪及遂行指挥,按照市防汛指挥部要求,在33个易积水点位前置备勤进行布控和巡控,遇有突发情况,立即开展救援。

  强降雨期间,消防救援支队每日开展调度研判,救援力量闻警既动,支队接报涉及强降雨警情共234起,共出动288辆消防车,1069名消防救援人员。其中救援涉险人员114起,共计救助疏散303人;在全市各个积水严重路段抢救遇险车辆51辆;在辽中区潘家堡镇蒲河堤坝现场负责村庄看守、协助绑桩、填充沙袋、运输木桩等工作,连续奋战7小时,成功协助补防5处;利用远程供水、排涝车、手台机动泵等排涝设备在多个街道、社区和企业等积水点位累计排涝120余起,累计排涝10万余立方米,当前现有积水点位继续开展排涝工作。支队派出的10车、100名消防救援人员、5艘舟艇正在辽中区前置备勤,按照区防汛办指令,40名消防救援人员携带装备在朱家房现场正在进行巡堤加固。

  特种救援装备投入防汛工作

  此轮强降雨期间,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水域救援模块化消防车、排涝车、潜水装具等专业救援装备按照任务等级第一时间到场开展作战行动,宿营、饮食、雨具、救生、防护、照明等装备72小时进行了保障。同时,前突通信保障分队携带无人机、图传设备、卫星便携站到场后搭建宽、窄带自组网系统,确保了现场通信网络实时畅通。

  目前,全市消防指战员仍处于战备状态,2500名指战员全部待命执勤。按照市防指安排部署,在全力完成好辽中地区险情处置任务基础上,支队重型水域专业队200、300、500人应急队救援队随时待命。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李欣 实习生 郝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