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在组织部和第六巡回指导组的正确指导下,市教育局坚持把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统一思想意志行动、推动教育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的首要政治任务,精心制定实施方案,迅速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市管高校和直属单位工作专班,在规定动作上当标杆、在彰显特色上作表率,坚持从学习中找方法、从调研中寻答案、从发展中解民忧、从整改中求突破,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效。
理论学习重实效
紧紧围绕学、讲、研和用等环节,扎实推进理论学习。原原本本“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建立“理论+实践”“集中+自学”“交流+研讨”“线下+线上”的学习方式,成立学习班56个,开展读书交流12次,举办专题学习133场。抓住精髓“讲”。班子成员和处级干部到支部重点领学、交流研讨237场,青年党员按照“每月一主题”开展大讲堂、读书分享70余场次。讨论辨析“研”。组织党员深入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开展观点小提问、热点小辨析等活动,参与党员干部5400余人次。融合渗透“用”。举办典型事迹报告会,参观红色基地,开展振兴新突破评比,促进认识成果向岗位渗透。
调查研究摸实情
真诚问计“聚民智”。确定幸福教育建设、校园安全稳定等14个重点调研内容,聚焦学生心理健康等69个问题,组成调研组,开展调研43次,收集解决问题的措施92个,转化发展成果34项,构建“党建+”工作模式,建立学校安全整治监管与服务新机制。真情问需“察民意”。为百姓的教育需求,深入学校200余所,走访校长、教师和学生家长850余人,收集汇总意见建议200余条,推出解决学生和家长教育需求措施10余项。真心问效“解民忧”。针对家长反映的沈阳二中停止招收艺术特长生问题,立即调整招生政策。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中考美术特长生招生问题,从今年开始调整为统考统招。针对乡村教师多年未解决的信访积案问题,出台化解意见系统解决。
推动发展求突破
筑牢幸福教育根基。建成30所市级党建工作示范校、101个党建品牌案例,23个省级党建品牌案例,强化党建引领。现有培训机构100%接入资金监管平台,在省内率先开展“名师在线”公益课堂,做实“双减”引领。推动幸福教育提质。立足身体健康,建立“平时练、假期赛”体育竞赛新模式;聚焦心理健康,开展“成长日记”活动,一对一记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围绕心灵健康,联合在沈高校成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建基地。新办20所公办幼儿园,组建30个城乡发展联盟,创建20所市级特色普通高中。出台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建设行动方案,遴选130个改革项目。服务振兴发展大局。推进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融合,建设产教融合联合体,在省内率先建立职业院校与企业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提升高校服务发展水平,出台《沈阳市支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方案》,组建沈阳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建立20个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站。
检视整改解难题
统筹整改聚合力。针对承担的2项市里检视问题整改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3项整改任务和5项党组检视出的问题整改任务,制定22项整改措施;针对市属高校和直属单位检视的培养人才质量不高等148个问题,制定整改措施474个,市区校三级联动,深入实施“强党建、优教育、育人才”专项行动,“双减”巩固提升行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行动等。建章立制增动力。出台《沈阳市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沈阳市全面落实指标到校政策执行方案(试行)》《沈阳市教育局所属民转公学校教师招聘实施方案》等5项制度。针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制定“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10项关爱行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机制。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宋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