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市科技局:加快创新驱动实现新突破 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时间:2022年08月25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2年08月25日

  “牢记殷殷嘱托,创新争先实干。”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市科技局党员干部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沈阳的肯定和期望,更加坚定振兴发展信心。在横向对比和区域引领中,沈阳科技创新工作要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在纵向突破和创新驱动中,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要坚定不移走创新路、吃技术饭,聚焦提高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科技创新成果本地产业化率、科技型企业增长率,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创新沈阳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具体行动。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激励扶持政策,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群,推出更多体现中国速度、中国水平的“沈阳制造”品牌。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0家、科技型企业突破1.5万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出台沈阳市科改攻坚方案。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80亿元,在沈落地50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40%以上。强化协同创新机制,设立产业重大科技专项和基础研究专项,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自立自强,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打造新的大国重器。

  持续做强创新平台。高水平推进“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建设,建立完善研发服务平台、生产性服务平台、生活性服务平台,推进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三生融合”。全面支持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建设,落实政策举措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启动东北大学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建设,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提升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技术价值发现能力和产业孵化能力。建设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吸引头部企业在沈设立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

  持续引育创新人才。加大“兴沈英才计划”落实力度,引育人才“第一资源”。实施高端人才“项目+团队”的“带土移植”工程,2022年底前引进10个“带土移植”团队,自主认定人才单位达到220家,新增1家院士工作站、2家院士领衔科创平台。出台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的举措,特别是以沈北科教融合园等创新高地为引领示范,坚持以风景、时尚、人文为元素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以平台、环境、新经济为重点建设人才成长型城市,不断增强城市对青年的吸引力,充分激发青年的创新创造活力。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