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沈阳加快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时间:2022年08月11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2年08月11日

  8月10日,“‘振兴新突破 奋进新征程’——沈阳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实施民生工程专场)召开。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梁宏军称,沈阳深入推进健康沈阳建设,加快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持续提升。未来五年,沈阳将建立能够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和健康需求的整合型、智慧化的健康服务体系。

  累计7批次245个集采中选药品落地应用 药价平均降幅约53%

  2012年到2021年,是沈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最快、进步最大的十年,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从31.89%降到26.72%。人均预期寿命从79.31岁提高到81.14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0.12/10万降至8.17/10万,婴儿死亡率从4.35‰降至2.2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5.32‰降至2.76‰,居民健康主要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

  沈阳全面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全部实行药品和耗材零加成销售,彻底告别了“以药养医、以耗补医”时代。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健全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累计7批次245个集采中选药品落地应用,药价平均降幅约53%,节省采购资金近8亿元,群众药费负担大幅减轻。国家肿瘤、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落户沈阳,网格化布局52个医联体,每万人口配备3.94名全科医生,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力推动形成有序看病就医新格局。

  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加速形成。科学规划医疗资源布局,紧盯危急重症救治,建成3个创伤中心、4个儿童气管异物救治定点医院、8个国家胸痛中心、27个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35个卒中救治定点医院,建成智慧化120急救指挥调度平台,实现院前院内急救服务有效衔接。建成中医馆19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100%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100%开设老年病科或老年病门诊。设置193家社区卫生机构、113家乡镇卫生院、616个村卫生室,老百姓身边有了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建立了全方位全周期医疗服务体系。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项目从10类扩展到14类

  公共卫生均等化可及性大幅提升。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职业健康、老年健康、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年人均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2012年25元提升到2021年79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项目从10类扩展到14类,建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216家,市内五区进入国家级慢病综合示范区行列,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11%提升到27.1%,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2018年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居民健康环境显著改善。

  智慧卫生健康能力大幅提升。建成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市属20家医院全部实现互通共享。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医院等信息化建设,建成17家互联网医院,32家医院全面启用“好就医”App在线预约挂号、缴费、查询等功能,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持续提升。

  构建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打造“2+3+3+2”健康管理模式

  未来五年,沈阳锚定建设东北区域医疗中心城市,加快建立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能够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和健康需求的整合型、智慧化的健康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按照系统重塑、预防为主、科学防控、协同高效的原则,从优化制度设计、夯实基层基础、加强人才供给等方面,改革完善、系统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建立符合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要求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床位总数达到1000张,方舱医院、亚(准)定点医院床位总数达到5000张,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应对新冠等重大和突发传染病疫情。

  构建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聚焦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病,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病3类重大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公共卫生问题以及“一小一老”2类重点人群,构建“2+3+3+2”的“防、筛、治、康、养”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健全负一岁到终老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深入实施19个健康沈阳行动,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健康服务需求。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以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引领,深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重点支持肿瘤和儿童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2家省属和20家市属公立医院临床重点专科、智慧管理建设和四县(市、区)“五大中心”建设,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打造群众信任、质量过硬、服务更优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有序看病就医新格局,实现大病重病在本省(市)就能解决,一般病在市县就能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社区、乡镇、村里解决的目标。

  建立城市步行15分钟“采样圈” 核酸检测能力提升至103.9万管/日

  沈阳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第一时间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全面提升流调溯源能力,运用大数据手段,快速完成锁定人员、排查隐患、转运隔离,阻断风险。建立城市步行15分钟“采样圈”,核酸检测能力从17.3万管/日提升至103.9万管/日。加速推进省传染病医疗救治中心(沈阳基地)建设,完成方舱医院一期1000张床位建设,加强定点救治医院和“黄码”救治医院建设,满足新冠救治需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覆盖835万人,进一步筑牢全人群免疫屏障。

  科学配置优质医疗资源,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国家肿瘤、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已落户沈阳,高标准策划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我市从37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获得中央财政支持资金5亿元,首批2亿元资金已下达。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