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成就有目共睹,五年变革激荡人心。
“沈商大讲堂”、商贸交流、银企对接、建言献策……这一个个关键词,清晰地呈现了沈阳市工商联自2017年换届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商联组织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和“四会”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两个健康”为主题,聚焦精准服务,锐意改革创新,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推动沈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政治引领有高度
“市工商联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要求,以‘争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主题教育为牵引,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丰富教育内容,扎实开展了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民营企业家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金翔说。
“下一期,下一期,下一期一定给你们留名额。”虽然作出了诸多承诺,“劝退”了多人,但最终还是比预定计划超员10多人。2020年10月25日,通过与北京方面协商,重新修改班型后,沈阳市工商联带领部分商协会会长、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等70人和这超出计划的10多人,走进北京大学,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民营企业家能力素质提升培训”。
近年来,这种“走出去”的培训,市工商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而且每一次都要面对类似的“烦恼”——报名参加人员的热情高涨和每期班型人数的定额限制。“要提升民营企业家队伍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加强党的政策、理论学习,听党话、跟党走。”市工商联主席侯巍认为,作为民营企业之家,培养一支拥护党领导的民营经济骨干队伍,使民营经济工作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开创沈阳经济发展新局面,工商联责无旁贷。
五年来,全市工商联组织围绕党的理论方针政策,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广大会员举行座谈研讨、参观见学、“沈商大讲堂”等教育活动60余次;赴北京大学、井冈山等重点高校和红色教育基地,举办培训班14期,共培训民营经济人士近3万人次。全面开启商(协)会党建工作,率先在东北地区成立沈阳市商会综合党委,指导所属40家商会建立党组织,取得了以党建促会建的成效。建立民营经济人士联谊交友、谈心交心制度,主动与民营企业家开展谈心谈话近百次,谈心人数近2000人。
市工商联还发起成立沈阳市民营企业家爱心慈善会,创建“沈商公益”品牌,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投身“百企联百村·同走致富路”等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活动,实现产业、就业、公益、技能帮扶资金近3亿元。尤其在2020年疫情期间,全市工商联系统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组织1900余家企业共捐款捐物3.75亿元,充分展现了民营企业家富而有德、富而有爱、富而有责的良好形象。
服务民企有力度
近年来,市工商联坚持以思路创新为先导,努力克服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民营企业精准提供政策、金融、维权、商务等优质服务。五年来,全市工商联组织通过编发政策汇编、走访调研、专题讲座等形式,及时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贯服务。
2020年4月1日,市工商联首次将“会议室”变身“直播室”,执业12年的辽宁观策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大川,以企业合同管理为主题为疫情期间遇到问题的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工商联工作应顺应新时代新形势的新要求,大胆创新探索,研究新的工作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侯巍透露,在这“直播室”内,工商联共进行了16场法律服务直播,内容涉及疫情期间优惠政策解读、公司决议效力瑕疵的理解与适用、应收账款的回收与盘活等方面。五年来,全市工商联组织通过走访企业、专题讲座等形式,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讲服务220余次,编发《政策宣讲辅导汇编》5000册。
在服务企业复工复产调研期间,市工商联了解到,融资难、融资贵仍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要深刻把握‘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内在规律,以客观、辩证的眼光看待困难、风险和挑战,稳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见成效。”在侯巍的带领下,市工商联积极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大力加强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持续为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渠道、低成本贴息贷款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满足企业融资多样化需求,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
2020年6月,随着双方签字落笔,市工商联与中国民生银行沈阳分行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中国民生银行沈阳分行行长程清亮表示,沈阳分行将借助此次战略合作机遇,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全心全意做好服务,结合政府补贴政策,推行低利率银行产品,更好地支持助力企业发展。对于沈阳广大民营企业而言,双方的此次签约,无疑将更有利于从企业角度出发,推出合适的金融产品,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数据显示,五年来市工商联大力推动银企对接,创新成立金融顾问团,发动会员企业组建沈阳市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扶持基金,先后与建行、民生等8家银行开展战略合作,帮助1600余家企业提供贷款45亿元。
此外,市工商联还指导举办各类大型展会28场次,实现成交额80多亿元。创新开展“沈阳市上规模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社会贡献调研”暨“四个百强”评选活动。组织推荐51家企业入围“辽宁省民营企业百强”,禾丰食品、方大集团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组织企业参加海外商贸投资洽谈会及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商贸交流活动160余次,帮助企业寻找商机。
五年来,全市工商联组织共引进项目28个,投资总额40多亿元;妥善解决企业诉求170件,挽回经济损失1.2亿元,有效促进民营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020、2021年度市工商联服务工作经验成果,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创新中国”工商联(商会)工作最佳案例。
参政议政有深度
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工商联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扎实推动调研工作开展,有效提升了参政议政水平。五年来,全市工商联组织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以“万人进万企”“一联三帮”等活动为契机,创新建立“调研+”工作模式,深入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建议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其中,《关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等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关于加强对餐饮行业扶持力度的建议》被市政府出台的“支持市场主体复苏若干政策措施”采纳。
参政议政工作,是工商联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声,保护其合法权益,为其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有力抓手。五年来,市工商联提出的提案多次被省、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重点提案”,多份社情民意通过建言献策“直通车”受到了省、市主要领导的重视。2018年,提交的《关于财政设立引导资金降低中小微企业续贷成本的提案》在市政协的推动下,通过与市金融办沟通协商,最终促成了沈阳市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扶持资金的设立。2019年,对辽中区政府尽快解决民营企业所遇困境的提案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辽中区政府、辽中区法院就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了沟通协商,促进了提案问题得到解决。2020年,《关于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 助力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提案》促使沈阳相关文件中关于“政策倾斜,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相关内容的形成。
据统计,五年来全市工商联组织通过“大调研、大走访”活动,走访商(协)会和会员企业71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5200余份,形成调研报告120余篇,向各级人大、政协提出团体提案91件、个人提案1361件,采纳率超过70%。
此外,市工商联还一直坚持把商(协)会和会员队伍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来抓,大力加强商(协)会组织规范管理,深入开展二级商会清理整治,通过“撤并改”等形式,对18家商会进行了整改。着力抓好新兴产业和有代表性行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加强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培育,成立沈阳市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商会,建立市工商联个人会员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工商联共有商(协)会215家,会员总数32240个。与上届相比商(协)会数量翻了一番,逐步形成了“哪里有民营企业,哪里就有商会组织,民营经济统战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的新格局。
征程万里,不忘初心;胸怀梦想,不负使命。工商联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工商联必将携手全市工商联组织和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凝心聚力,共同谱写工商联新篇章,为推动沈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沈阳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肖春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