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沈阳市棋盘山地区正式成为第二批辽宁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沈阳市生态环境局与浑南区将牢固树立和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根本,通过3年时间,努力建设“绿色生态、全域旅游、产业融合、人民幸福”的美丽棋盘山,把棋盘山地区打造成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标杆,示范引领浑南区保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产业振兴、群众富裕。同时,要架起生态环境和生态效益转化桥梁,形成良性循环,积极探索并为我国大城市周边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努力争取跨入国家级“两山”基地行列。
发展格局
“一带、两中心、四支撑”全面发展
依托棋盘山“四山一水”生态优良基底,力争将棋盘山地区打造为“一带、两中心、四支撑”的全面发展格局。结合棋盘山地区的本地实际,构筑绿水青山,推动“两山”转化,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创建目标。
全面发展:
即在“一带、两中心、四支撑”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棋盘山地区的“两山”转化,形成“山水林田湖草冰”的大保护和“生态+”产业的全面发展。
1带
即蒲河沿线形成的一带,包含秀湖核心区,蒲河沿线重点发展生态种植、生态民宿和秀湖生态观光的复合业态,以十里芳华民宿项目、棋盘山花海项目、十里画廊项目、七彩谷项目、秀湖烟雨体验项目等为示范,形成水系特征“两山”转化的典型示范带。
2中心
即形成“石人山”和“辉山”两个服务中心;推进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及其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重点发展森林游憩、高山冰雪运动、闫家沟生态民俗、神秘谷生态体验等项目,形成山地森林特征“两山”示范区域;推进辉山及其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重点发展健康文化、影视文化、农业文化、冰雪文化和野生动物体验等项目,形成文化体验为核心的“两山”示范区域。
4支撑
即巩固和发展棋盘山地区已经形成的生态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引领健康产业、农文旅融合引领乡村旅居产业、生态带动旅游休闲产业等四种特色“两山”转化途径。
五大重点
棋盘山“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有五大重点任务
1.丰富绿水青山品牌 推动“两山”转化
沈阳将探索开展棋盘山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利用网格化监测手段,开展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核算生态产品价值。探索绿化增量责任指标交易、清水增量责任指标交易等方式,合法合规开展森林覆盖率等资源权益指标交易;探索实现棋盘山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拓展排污权交易的污染物交易种类和交易地区。创建“棋盘山”品牌,高水平构建文化、旅游、康养和农业等产业价值链。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构建“山水润养、休闲旅居、度假体验、文化静心”的最佳旅游休闲胜地。
2.加强生态空间管控
守住绿水青山
全力守护棋盘山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恢复完整的“山水林田湖草冰”自然综合体,全力打造沈阳市后花园,构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兴盛之地。
3.全面改善环境质量
增值绿水青山
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提高水源生态涵养能力,系统治理环境问题,打造沈阳最优生态环境质量,大幅度提升生态服务价值,申请“碳中和”示范区。
4.建设宜居棋盘山
生态惠及全民
文旅休闲产业带动,促进区域农民大幅增收,村容村貌全面改善,建设多元文化产品,打造有生态、有温度和有文化的棋盘山,成为沈阳市民减压、康养、娱乐旅游度假区。
5.健全生态经济体系
建立长效机制
探索建立棋盘山“两山”建设的机制体制,推动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持续投入,实时监控区域生态系统演变趋势,打造“两山”建设的棋盘山范本。
未来愿景
呈现“绿色生态、全域旅游、产业融合、人民幸福”美丽棋盘山
水清天蓝、景色更优,天然氧吧、空气清新,产业融合、物种丰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后,一个“绿色生态、全域旅游、产业融合、人民幸福”的美丽棋盘山将重磅亮相,广大市民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文旅休闲胜地!
生态更优:
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构建“大棋盘山”生态发展格局。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比例逐年提高;蒲河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断提升;物种丰富度稳定提高,沈阳市生态多样性观测样方基地(中小学生生物多样性实践教学基地)建成。
绿色低碳:
建立更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优化能源资源机构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布设光伏零碳能源,零碳排放示范村建成;棋盘山森林碳汇林地面积增加,区域负氧离子含量提高,森林天然氧吧形成。
文体旅游:
聚焦创意设计、数字文化、电子竞技、影视创作等“文化+”新业态。研学旅游基地(园区)建成;冰雪大世界、冰雪嘉年华、冰雕比赛、迎春灯会等冰雪特色节庆活动陆续开展;赛事IP矩阵形成,山野马拉松、山地自行车以及关东影视城、“棋盘山书屋”、神秘谷等文体项目提质升级;二人转、变脸、民乐、人偶巡游等中华传统技艺文艺汇演活动更加丰富。
景色更美:
做好“四季游”文章,挖掘整合特色乡村景点资源。棋盘山旅游景区优化升级,景区智慧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秀湖景区、沈阳国家森林公园等关键景区景点提质。
乡村振兴:
升级满堂地区民俗综合体,打造美丽庭院、美丽村屯、美丽田园。古砬子生态民宿、闫家沟满族风情村、章子沟等一批观光农业、采摘农业、休闲农业园、农家乐、主题餐厅项目纷纷落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进一步丰富,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
产业融合:
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推进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光明小镇等众多项目纷纷入驻;与何氏眼产业集团、兴齐眼药等企业联合,推动眼科教育、医疗、康养、医药等产业融合发展。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邱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