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市检察院:大数据平台“火眼金睛” 助公益诉讼明察秋毫
时间:2021年11月20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1年11月20日

  沈阳市检察院公益诉讼大数据应用平台升级迭代14个月以来,收集环境污染、林地保护、红色遗迹等21个方面数据40余万条,搜集关联资源信息、法律知识数据13万余条,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出有价值的线索4224条,高成案预警线索1547条,立案200余件……这是11月17日记者在市检察院了解到的一组数据。升级后的大数据平台,破解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筛查难、精准评估难、跟踪监督难的三难问题,也解决了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
  破解“线索筛查难”问题
  “过去办理一起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单是寻找线索就得在水边走上一整天,更别说后续办理了,”这是沈阳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检察官王中丽的亲身感受,“费时费力效率低,办案效果也得不到保证。”为改变这一状况,2018年8月,沈阳市检察院推动建设公益诉讼大数据平台,当年底开始试运行,2020年6月进行改版升级。据该院技术信息处处长刘巍介绍,新版大数据平台具备线索自动抓取、智能精准评估、可视综合指挥、多图立体显示等功能,在提升线索收集效率、开展分析研判、强化长效跟踪等方面释放出巨大效能。
  2020年4月13日,平台发出一条水体污染的高成案率线索引起了事发地康平县人民检察院的高度关注,检察官立刻赶到现场,只见7名工人正在化工桶搭就的浮船上施工,贴有齿轮油标签的化工桶周边水体呈现奶白色,鱼苗已出现死亡……检察官当即予以制止,并督促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停止了对水环境继续造成污染。
  破解“精准评估难”问题
  平台运行以来,收录了788个公益诉讼相关典型案例,280部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和119个识别规则,成为智能化研判评估结果的重要参考。
  2020年7月,平台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15类网络订餐热点问题,对全市10万余家互联网订餐企业和各大订餐平台进行大数据研判,自动生成《专项研判分析报告》,罗列相关违法情形,并匹配了行政主体权责清单和相关法律法规,沈阳市检察院以此为依据,迅速引导全市16个基层检察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破解“跟踪监督难”问题
  升级版大数据平台还构建了全链条监督模式,可以对案件办理后的信息进行全方位数据化筛查、比对,进而跟踪问效、强化监督,防止问题反弹。
  今年初,借助平台抓取的27条关于市区盲道存在安全隐患的信息,沈阳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在全市开展了“关爱盲人出行,维护残障群体利益”专项行动,两级检察院共排查盲道1200余处,拓展查证82个盲道隐患案件,并在案件查办后,坚持借助公益诉讼随手拍,将盲道修复治理情况随时传送至公益诉讼大数据平台,实现长效跟踪、有效监督。
  第七检察部主任刘宏立说:“全链条监督及专项化办案所累积的数据,为沈阳检察公益诉讼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公益诉讼在推动宏观社会治理层面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李欣 记者 周贤忠 特约记者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