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条线,万条线,安全红线是底线。在全国第20个“安全生产月”到来之际,沈阳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以“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启动“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沈阳行”系列活动,全面、全员、全覆盖深入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全方位、多领域、立体化营造浓厚安全生产氛围,增强全民安全意识。
今年全市“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从6月1日至6月30日;“安全生产沈阳行”系列活动从6月1日至12月31日,沈阳市安全生产委员会联合成员单位从即日起,启动9项“安全生产月”重点活动、6项“安全生产沈阳行”专题活动。
九项“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聚声势齐发力
广泛深入动员
提高安全意识
◆召开“安全生产月”新闻发布会宣布活动启动 6月1日,市安委会办公室组织相关成员单位联合召开“沈阳市2021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新闻发布会”,发布“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沈阳行”活动安排并进行动员部署。全市各企事业单位悬挂安全旗,营造活动氛围。
◆开展“专项整治集中攻坚战”专题宣传活动 组织媒体报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工作成效,总结宣传各地区、各行业经验做法,推广制度成果。发动企业职工开展“安全红袖章”“事故隐患大扫除”“争做安全吹哨人”等行动。
◆开展“沈阳应急大讲堂”活动 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要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安全生产“大讲堂”“大家谈”“公开课”“微课堂”和在线访谈、基层宣讲等形式,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学习《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思想,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抓实抓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举办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6月16日上午,辽宁省安委会、沈阳市安委会将在沈飞航空博览园设立咨询日中心会场,同时全市各区、县(市)开发区均设立咨询分会场,消防、交警、教育、城建、地震、电力、自来水、燃气等多个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和单位开展现场咨询,同时开展全市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展示活动。联合新媒体平台推出“6.16我问你答”直播答题和“网上接力传安全——我为安全生产建言”等活动;创造性开展“公众开放日”“专家云问诊”“应急直播间”“安全快闪”等线上活动。
◆开展应急演练和比武竞赛活动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规定,坚持贴近实战、注重实效原则,选择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粉尘涉爆、涉氨制冷等高风险行业领域,人员密集场所、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广泛深入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检验预案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为优化预案提供支撑。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方面的培训和比武竞赛等活动,寓教于练,强化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安全生产防范意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
◆开展全景安全文化体验场馆展示活动 各地区组织辖区居民开展参观活动,推动应急科普宣传教育和安全体验基地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扩大市民对应急安全常识的知晓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
◆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宣传活动 各区、县(市)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在重要交通路段、繁华商业街区、大型商场、市场、医院、酒店、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宣传站(点),大力开展消防、道路交通、职业卫生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行业领域工作实际,继续组织开展“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五好文明家庭”等具有行业(领域)特色的群众性安全生产共建共享活动。
◆参加全国“安全生产月”网络平台知识竞赛专项宣传活动 各区、县(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主播走现场”、线上“公众开放日”、安全打榜直播答题活动,学习宣传生产生活中容易忽视的安全问题,了解常见的安全误区和行为差错等安全知识。市安委会办公室联合市总工会组织机关及生产经营单位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小视频评比活动,主要内容涉及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教育、典型事故案例、典型违章行为等。
◆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 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察民情、访民意、办实事,切实推动安全宣传“五进”。针对不同行业和受众开发制作科普知识读本、微课堂、微视频、小游戏等寓教于乐的安全宣传文创产品,有针对性地组织居民小区、学校医院等开展灾害避险逃生演练。开展“安全发展沈阳行”主题摄影比赛,记录和展示全市社会各界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精彩瞬间,广泛开展“安全行为红黑榜”“我是安全培训师”“安全生产特色工作法征集”等企业安全文化创建活动。
六项“安全生产沈阳行”系列活动
接地气重参与
深入基层宣传
除隐患遏事故
◆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攻坚行” 各部门和单位加大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工作力度,及时调度跟踪突出问题、重大隐患整改进展。树立标杆地区和标杆企业,适时组织召开现场会,通过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集中曝光一批重大隐患和典型违法行为等负面案例,揭露顽疾,曝光违法单位和个人,强化警醒教育,形成震慑作用。
◆开展化工园区和危化品企业“安全整治行”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深入开展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与环保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健全完善园区监管体制机制,严格化工行业准入,规范化工园区安全发展,深入排查治理危化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全面开展“小化工”专项整治,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化工园区和危化品企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开展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排查行” 市应急管理局对所有非煤地下矿山和尾矿库逐矿逐库进行排查,始终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通过大排查,彻底治理一批事故隐患,规范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秩序,切实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开展工贸行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行” 各有关部门组织具有实践经验的金属冶炼、煤气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专家,按照“专家专业查隐患,企业主体抓整改,部门照单抓督办”的工作模式,对金属冶炼企业开展深度检查指导服务,督促企业从本质安全入手,突出重点环节关键部位,强化重大风险源头管控和重大隐患精准治理。
◆开展科技强安“专题行” 积极开展安全科技常识宣传普及,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素质,营造全社会“人人关注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行业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推动我市应急管理先进科研成果转化与普及应用,提升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科技保障支撑能力。
◆开展安全科普场馆“体验行” 加大各类科技馆、展览馆、体验馆等公益开放力度,拓宽职工群众接受安全宣传教育的途径,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社会氛围。结合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组织干部职工走进安全体验基地和安全科普场馆,开展安全生产等知识的学习体验和培训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