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大数据监督全覆盖 汇聚沈阳正风反腐磅礴力量
——沈阳市2019年纪检监察工作综述之一
时间:2020年01月22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0年01月22日

  编者按

  2019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沈阳市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里,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坚持稳中求进、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和突出的成效。为详尽呈现过去一年沈阳市纪检监察工作成果,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铁西区房产局的一个房管员参观了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看到平台功能演示后既震惊又害怕,他意识到自己虚报冒领补贴的问题很可能通过“大数据”的比对暴露无遗,回家后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两天后,他带着违法所得的200余万元来到了铁西区纪委监委,主动交代了自己利用职务之便多次骗取房交会购房补贴款的问题。

  “我们结合房产领域虚报冒领补贴款的问题,开展了专项治理。”铁西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同时,我们在完善监督体系推进治理体系中建制度、堵漏洞,开发了‘廉租房补贴’小专项监管系统。”据了解,沈阳市各区、县(市)纪委监委均结合本地案件发现的突出问题,开展了大数据监督治理小专项。截至目前,这些小专项共发现问题1.2万个,共挽回经济损失2800万元。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最强的消毒液。刚刚过去的2019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牢牢抓住监督这个基本职责、第一职责,持续深化正风肃纪监督,把大数据监督全面植入监督全过程,用“小专项”撬动“大监督”、用“小专项”构筑“大治理”,以高质量监督促进治理体系提质增效。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搭建“五位一体”大数据监督平台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针对扶贫、民生等领域存在的吃拿卡要、盘剥克扣、优亲厚友、挪用贪占等问题,2019年,市纪委继续稳步推进正风肃纪监督,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民政领域专项治理、科技领域专项治理、招投标领域专项治理、土地确权专项治理、涉农项目资金专项治理等六项正风肃纪监督专项检查。截至目前,正风肃纪监督共发现问题4万余个,大部分问题均已整改,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一千余人。

  市纪委创造性地将正风肃纪监督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搭建起了集监督业务平台、智能分析平台、数据备案平台、监督云平台以及信息安全平台为一体的大数据监督平台,在数据采集上实现了全覆盖,在数据比对分析上实现了精准化,大数据监督平台主动发现疑似问题线索的能力不断增强,大数据监督平台凸显出的监督效率和成果远超传统的人工监督。“比如民政补贴发放,通过大数据比对,‘人情保、关系保、骗保、漏保’等问题一目了然,2018户被清退,有效避免了经济损失。”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说,“再比如市城乡建设局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发现问题,12家涉嫌围标串标等违法问题的企业被立案调查。”

  数据是最好的印证。截至目前,大数据监督平台共发现疑似问题12万余个,已核实整改问题9万余个,对700余人进行处理,避免经济损失1.3亿元。

  市纪委监委还推动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工作向各市直单位、区县(市)和市属国有企业领域延伸,逐步完善公开公示平台建设,推动市直各有关部门和全市13个区县(市)党委、政府把所有涉及公共财政和公共权力的项目、资金、物资、决策、权力全部在网上公开,不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也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为全景呈现我市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工作,2019年底,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警示教育展示馆正式开馆。展馆总面积2800平方米,将大数据技术与新媒体科技融合,系统展示了纪检监察机关以监督的力量融入并推动治理体系建设的创新探索和生动实践。

  汇聚正风反腐力量

  警示威力直击人心

  一年来,围绕经济发展和整治“微腐败”等问题,市纪委监委深化拓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持续严惩扶贫和民生领域腐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特别是正风肃纪监督和大数据监督工作得到中央纪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纪委和部分省、市纪委相继来沈考察调研,国内主流新闻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正风肃纪进行时》媒体专题专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更有活跃在一线的3428名正风肃纪监督员立足基层,运用新开发的“监督通”手机App动态发现、反馈问题,汇聚起了沈阳正风反腐的磅礴力量。

  一些干部感受到了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的强大威力,主动带着违纪款到纪委监委交代问题或说明情况。2019年以来,全市共有13733名党员干部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说明问题,上交违纪款共2.69亿元。

  开展治理体系试点

  推动提升治理能力

  为从根本上堵塞问题漏洞,市纪委监委敢为人先,将监督体系融入治理体系全过程,分两批在发改、科技、国资、人防、交通、民政等18个市直部门,沈鼓集团、水务集团、燃气集团等7个企业以及13个区县(市)开展治理体系试点,用“小专项”撬动“大监督”、用“小专项”构筑“大治理”,督促职能部门完善行权路径、深化流程再造,整合业务资源、搭建系统平台,初步建立起涵盖全市、互联互通的监督体系基本框架,实现了正风肃纪监督、大数据监督与政府治理体系同向发力,促进了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协同,推动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比如市民政局用了半年的时间,建立起了集服务和行权监管于一体的治理体系平台,把109项便民服务事项全部纳进去,实现一个平台办理,一座数据库管理,强大的数据比对功能压缩干部的自由裁量权。”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说,“有了这个平台,群众原本需要跑七八趟才能申请下来的惠民补贴,现在一次就能办结了。”

  市纪委监委通过靠前监督、精准监督,精准防范化解“微腐败”问题,引导监督部门充分借鉴领域内监督和治理的前沿做法,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中推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唐心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