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办公厅文件
关于上半年全市县域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
沈政办发〔2011〕73号
2011年12月28日来源:市政府办公厅
[字体: ] 打印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县域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半年“双过半”,重大项目建设和“三化”建设均实现新的突破。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9.4亿元,增长18.3%,增幅高出全市4.7个百分点,其中,一市三县达到491.6亿元,增长25.9%,增幅高出全市12.3个百分点。按规模排前3位的分别是:沈北新区236.8亿元、东陵区(浑南新区)194.4亿元、于洪区186.2亿元;按增幅排前3位的分别是:新民市29.8%、辽中县29%、法库县24.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19.3亿元,增长50%,增幅高出全市14.4个百分点,其中,一市三县实现37.5亿元,增长86.8%,增幅高出全市51.2个百分点。按规模排前3位的分别是:东陵区(浑南新区)31.9亿元、沈北新区22.2亿元、于洪区17.4亿元;按增幅排前3位的分别是:辽中县109.8%、法库县93.5%、新民市85.4%。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7.2亿元,增长41.8%,增幅高出全市11.2个百分点,其中,一市三县完成370.9亿元,增长65.8%,增幅高出全市35.2个百分点。按规模排前三位的分别是: 沈北新区213.9亿元、东陵区(浑南新区)211.2亿元、于洪区130.3亿元;按增幅排前三位的分别是:辽中县73.5%、法库县71.7%、新民市71.6%。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427.9亿元,增长31.2%,增幅高出全市4.3个百分点,其中,一市三县实现1393.4亿元,增长44.8%,增幅高出全市17.9个百分点。按规模排前3位的分别是:沈北新区725.3亿元、东陵区(浑南新区)508.8亿元、于洪区475亿元;按增幅排前3位的分别是:新民市47%,辽中县、法库县均为46.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885.5亿元,增长19.5%,增幅高出全市2.5个百分点,其中,一市三县实现374.9亿元,增长28.4%,增幅高出全市11.4个百分点。按规模排前3位的分别是:沈北新区191.5亿元、东陵区(浑南新区)123.6亿元、于洪区118亿元;按增幅排前3位的分别是:法库县31.3%、新民市30.1%、辽中县28.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6亿元,增长16.8%,增幅低于全市0.4个百分点,其中,一市三县实现98.7亿元,增长17.5%,增幅高于全市0.3个百分点。按规模排前3位的分别是:东陵区(浑南新区)46.3亿元、新民市37.5亿元、苏家屯区33.6亿元;按增幅排前3位的分别是:法库县17.8%、新民市17.7%、辽中县17.6% 。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完成115506万美元,其中,一市三县完成8077万美元。按规模排前3位的分别是:东陵区(浑南新区)40184万美元、沈北新区34374万美元、苏家屯区16771美元。

  从全省排位来看,上半年一市三县3项指标均有突破,其中,新民市、辽中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同比分别上升29位、39位,辽中县、康平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同比分别上升8位、14位。

  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县域产业园区(集群)快速发展。上半年,县域21个重点工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5亿元,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2.5亿元,实现产值3084.1亿元,进区企业2818户,解决就业26.1万人。县域20个重点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1622.8亿元,实现利税26.3亿元。沈北新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产值实现286亿元,沈北手机、于洪家具、于洪五金、法库陶瓷、东陵(浑南)软件和辽中铸造6个产业集群产值超过百亿,苏家屯电力电气、钢管,新民包印和康平塑编4个产业集群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县域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强力推进,成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现代农业建设加速推进。目前,设施农业开工面积9.31万亩,初步完工7万亩,特色农业完成320万亩,比去年新增15万亩。成立了16个包乡工作组,具体指导“一乡一业”建设,组织100家龙头企业与60个乡镇进行了对接;推进了“农超对接”,进入超市、直销店优质农产品达40个以上。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县域投资3000万元以上已开(复)工项目924个,总投资6033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560.3亿元,已完成投资546.2亿元。分别占全市的52.3%、52.5%、49.3%和38.9%,同比分别增长35.3%、31.4%、62.9%和102.7%。县域126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2859.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567.2亿元,已完成投资150.5亿元。项目已开(复)工达103个,开(复)工率81.7%。其中,续建项目复工57个,复工率达100%,完成投资92.9亿元;新建项目开工46个,开工率达66.7%,已完成投资57.6亿元。

  尽管上半年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主要指标增幅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冲刺百强和晋位升级的压力比较大。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步子稍慢就会被赶超。二是重大项目建设投资不足。新建项目少,续建项目多,县域还缺少增添区域功能性的重大项目支撑。三是县域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差,建设资金相对短缺,特别是在目前金融政策的条件下,融资难度更大。

  三、下步工作重点

  为打好下半年县域经济攻坚战,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发展目标,下半年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咬住目标不放松,确保各项指标如期完成。县域地区要按照市政府分解下达的全年任务目标,采取超常思维、超常办法,把下半年工作量按月分解,强化工作责任、措施,做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跟踪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全面完成任务,为全市经济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推进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一是重点推进县域126个市级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对未开(复)工的项目要成立对口工作组,查找原因,限时突破,掀起项目建设高潮。建立重大项目推进平台,对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单独调度,围绕解决土地指标、融资等问题重点推进,全程扶持。二是继续开展“点对点”招商活动,确保全年新上3000万元以上项目547个,其中一市三县193个。三是积极搭建农产品展销平台,筹备好2011年农博会。

  第三,加快县域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提高县域工业化水平。加快推进近海经济区等重点园区建设,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加快推动实施产业集群“1235工程”,康平高新复合材料、法库辉山乳业、辽中有色、新民药业等产业集群产值要尽快实现100亿规模;苏家屯电力电气和钢管、新民包印、辽中机加、康平塑编等6个产业集群力争实现200亿元规模;沈北光电、于洪家具和五金、法库陶瓷力争达到300亿元规模;沈北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力争突破500亿元规模。

  第四,加强新城、新市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郊区全域城镇化、县城改造和新城新市镇建设,突出抓好郊区和城乡结合部薄弱环节及县城重点部位环境整治。重点推进胡台、兴隆堡等12个镇和方巾牛、后大河泡等7个村试点建设。加快县域房地产业发展,一市三县施工面积要达到600万平方米。加快蒲河整治,切实把“生态化、景观化、城镇化、产业化”的总体要求贯穿始终,推进全流域景观提升和污水治理等工作,使蒲河生态廊道成为沈阳加快全面振兴的新亮点。

  第五,推进农业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全年农业全面丰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避灾能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配套设施和节水改造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做好灾害应对预案,降低灾害损失。落实扶持政策,确保全年新增10个“一乡一业”乡镇。

  第六,全力推进新民、辽中冲刺百强县,法库、康平步入全省县域第一集团。全面落实冲刺百强的具体政策和措施,确保实现冲百目标。市直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对两县(市)的扶持力度,不打折扣地落实推动新民和辽中加快冲刺百强政策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的政策要及时落实。同时,着手研究制定支持法库、康平跻身全省第一集团的相关政策。


  附件:1.上半年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全市排名情况一览表(略)
     2.上半年一市三县主要经济指标全省排名情况一览表(略)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