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办公厅文件
【失效】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沈阳市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沈政办发〔2014〕19号
2014年04月25日来源:市政府办公厅
[字体: ] 打印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14年沈阳市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4月25日


2014年沈阳市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沈阳经济区建设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以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加快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要点。

  一、推进新城新市镇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以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加快推进沈抚、沈本、沈辽鞍海、沈铁、沈阜五条城际连接带上19个新城新市镇建设,优化新城新市镇布局,全面提升发展水平。

  (一)提高新城新市镇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把新城新市镇建设作为区域发展新的增长点,着力推进新城新市镇主要指标平稳增长。2014年,新城新市镇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3项指标增幅要高于全市平均发展水平,力争实现分别增长12%、13%和17%的工作目标,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上年基础上有新突破,分别达到52%、33%和55%。〔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各相关区、县(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二)分类推进新城新市镇建设。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发展思路,以新型城镇化为着力点,进一步明确我市各新城新市镇的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内容和目标,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全面提高新城新市镇发展质量。〔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各相关区、县(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继续提升“样板城”建设水平。在巩固和发展蒲河新城、铁西产业新城全省沈阳经济区“样板城”基础上,继续提升沈抚新城、浑南新城(大学科技城)、永安新城、浑河新城全省新的“样板城”建设水平,发挥先导示范作用,完善新城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打造管理模式的创新区、高水平发展的样板区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增长区。〔责任部门:沈北新区、东陵区(浑南新区)、于洪区、苏家屯区政府,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着力推进节点新城产城融合。加速推进沈北新城、细河新城、佟沟新城、沙河新城、新民新城、胡台新城、近海新城、法库新城、康平新城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主导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是优化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城际连接带的连接、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责任部门:沈北新区、苏家屯区、新民市、辽中县、法库县、康平县政府,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重点发展新市镇特色产业。注重发挥兴隆堡新市镇、大民屯新市镇、清水台新市镇、姚千新市镇的比较优势,依托资源特点,突出产业发展,依靠改革创新,破解建设难题,实现人口、产业、资本、资源等要素的快速集聚,做大温泉疗养、蔬菜加工、观光农业、旅游休闲产业,使之成为城际连接带上特色鲜明的新市镇。〔责任部门:沈北新区、苏家屯区、新民市政府〕

  (三)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抓实列入全市重大项目计划的180个新城新市镇重点项目建设,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好服务指导及协调落实等工作,继续开展“双进双解”走进项目、审批对接、银企对接、百日攻坚等活动,确保重大项目按期开复工、达到质量要求、完成投资进度。配合省、市、区相关部门做好我市列入省政府领导负责推进的沈阳经济区新城新市镇37个重点产业项目的相关工作,加强日常综合协调推进,确保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实施。〔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各相关区、县(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四)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策划一批我市新型城镇化重点建设项目,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以沈抚同城化、新城新市镇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主题,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招商重点,注重招商实效,推动各区、县(市)赴欧美、日韩等国家和香港、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推介活动,通过招商吸引优质项目落户,打造沈阳经济区投资新高地。〔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局、外经贸局、服务业委,各相关区、县(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五)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铁西产业新城装备制造业千亿元产业集群;加快培育蒲河新城农产品深精加工及生物制药、手机(光电信息),铁西产业新城现代建筑、医药化工,浑南新城(大学科技城)软件及电子信息,沈抚新城民用航空,浑河新城金属新材料,永安新城基础零部件及特种机床装备等8个千亿产业集群;加速推进沈抚新城健康医疗、胡台新城包装印刷、沙河新城(沈阳国际会展商贸城)电力电器、新民新城医药、近海新城锻造机加和泵阀、法库新城陶瓷及康平新城塑编、纺织、高新复合材料等12个百亿元产业集群建设,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责任部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农经委,各相关区、县(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六)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配合省政府完善《关于沈阳经济区第一批重点新城新市镇指导意见》和《关于沈阳经济区第一批主导产业园区指导意见》;继续发挥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对新城新市镇建设的支持作用,建立和完善资金运作体系,加强建设资金的市场化运作,保障新城新市镇建设的资金需求;对列入省、市重大项目计划的新城新市镇重点项目,在资金、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和建设条件方面给予保证;组织开展项目贴息申报工作,积极争取省政府对新城新市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贴息资金支持;市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要向新城新市镇建设和产业项目倾斜。〔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服务业委、规划国土局、财政局、金融办,各相关区、县(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七)完善新城新市镇考评机制。完善我市沈阳经济区新城新市镇建设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方案和考评细则,健全和完善新城新市镇监测数据报送系统;对新城新市镇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园区、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实行动态调度分析,对新城新市镇主要工作指标实行月报送、季通报制度;做好省政府相关部门对沈阳经济区新城新市镇、主导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调研的协调工作;策划开展由省、市政府领导带队的拉练检查和工作调研活动,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促进和引导新城新市镇健康发展。〔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相关区、县(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二、加快沈抚新城建设步伐,全面推进沈抚同城化

  以沈抚新城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力求在基础设施、产业项目、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实效,全面推进沈抚同城化,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进程。

  (八)完善新城规划体系。配合省政府编制完成《沈抚新城总体规划》和《沈抚新城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研究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快沈抚新城同城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研究制定《沈抚同城化产业布局指导意见》,通过规划确定沈抚新城的发展方向、阶段和重点,指导沈抚新城建设健康有序推进。〔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国土局,东陵区(浑南新区)政府〕

  (九)加快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浑河两岸互连互通和路网衔接,实施伯官大街北连接线、滨水路、仁望路及香堤路等“两横两纵”道路工程,同步推进沈抚新城各类市政管网建设。抓好重点园区、重要节点和重点街路的绿化工作,开展河道整治及景观工程施工。完善棋盘山、世博园、鸟岛及白沙河区域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责任部门:东陵区(浑南新区)政府〕

  (十)推动新城产业项目快速发展。以泗水科技健康产业带为依托,围绕眼产业、健康服务及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合众人寿国际健康养老社区、兴齐眼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建设;围绕通用航空、海峡科技、现代物流、新型建材四个园区产业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动锦联新兴工业园、伍享及福达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启动滨水商务区建设,确保颐和、保利等商业地产项目年内开工。〔责任部门:东陵区(浑南新区)政府〕

  (十一)加强新城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青山工程,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景观走廊和滨水生态休闲景观带。加强棋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编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研究制定棋盘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合理开发自然和人文资源。〔责任部门:东陵区(浑南新区)政府、棋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十二)落实沈抚同城化九项重点工作。要继续加大省政府确定的沈抚同城化九项重点工作任务的推进力度,确保各项任务的具体落实。力争在交通、户籍、基础设施、环境、金融、旅游、就业、教育、规划同城化方面有大的突破,促进沈抚两市资源要素的深度融合和低成本快捷流动,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实现同城化发展。〔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交通局、公安局、建委、环保局、金融办、旅游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规划国土局,东陵区(浑南新区)政府〕

  三、推进城际连接带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对接

  全面加快沈辽鞍海、沈抚、沈本、沈铁、沈阜5条城际连接带建设,发挥中心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新城新市镇建设和产业园区布局拉近空间距离,实现与辽阳的沈辽新城、抚顺的沈抚新城、本溪的沈本新城、铁岭的沈铁新城、阜新的沈彰新城全面对接,助推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十三)推进沈辽鞍海城际连接带建设。发挥苏家屯区在沈辽鞍海城际连接带上的“桥头堡”作用,加快浑河新城、沙河新城智能装备制造、金属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以及发展会展商贸核心圈,打造经济实力强大、产业特色突出、城市功能完备、环境生态宜居的现代新城,依托沈阳母城及空港枢纽优势,形成强劲的规模化发展势能向南辐射,与辽阳的灯塔新城、沈辽新城全面对接,在空间上融为一体,在产业上互动发展,率先实现交通带、城镇带、产业带规划目标。〔责任部门:苏家屯区政府〕

  (十四)推进沈抚城际连接带建设。充分把握东陵区(浑南新区)和棋盘山开发区行政区划调整合并机遇,通过统一规划,继续深度整合两个片区的空间布局,以泗水科技健康产业带、风景名胜区、滨水商务区、现代产业区和生态农业区“一带四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我市的沈抚新城建设,与抚顺的沈抚新城在城市功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管理等发展全面融合,成为沈抚两市高端产业发展的示范区、产业优化承载区、平衡两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绿色生态区,构筑沈抚共同体,培育共同市场,实现共同开发,共同管理。〔责任部门:东陵区(浑南新区)政府〕

  (十五)推进沈本城际连接带建设。进一步提升浑南新城(大学科技城)的建设水平,发挥区位、空间和产业优势,全力打造规模大、水平高、影响力强、产业链齐全的产业集群。重点抓好沿沈本产业大道布局的产业园区发展,提升IC装备产业园、新松智慧产业园、国际软件园、沈飞民机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水平。加快佟沟新城和姚千新市镇临空总部经济、航空商务、休闲旅游等主导产业发展,打造健康服务、旅游休闲、生态宜居新区,完善城市功能,与浑南新城携同向南延伸,拉近与本溪沈本新城的空间距离,形成沈本城际连接带上相互辐射、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责任部门:东陵区(浑南新区)、苏家屯区政府〕

  (十六)推进沈铁城际连接带建设。组织相关部门参与《沈铁新城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推动铁岭县与沈阳沈北新区开展局部区域一体化合作,研究提出一体化合作具体内容。启动沈铁2号公路沈阳段公路建设项目,增加沈铁两市连接通道,促进蒲河新城、沈北新城、清水台新市镇的城市功能、产业优势向北释放,与铁岭市的沈铁新城在发展上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良性互动,促进沈铁产业融合和一体化发展。〔责任部门:沈北新区政府〕

  (十七)推进沈阜城际连接带建设。结合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促进沈阳装备制造配套产业与阜新的衔接。启动沈彰产业大道新民至彰武段公路建设项目,将阜新的沈彰新城与我市的新民新城、兴隆堡新市镇、大民屯新市镇、胡台新城、永安新城在空间上形成组团式发展格局,逐步实现沈阜两市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有效连接。〔责任部门:于洪区、新民市政府〕

  四、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推进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

  发挥沈阳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推进沈阳与经济区各城市双边、多边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重点推进交通、金融、教育、通讯、旅游、社会信用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

  (十八)推进交通一体化。加大沈阳至抚顺、本溪、铁岭、辽阳、阜新5条城际连接带快速通道建设。启动沈阳至新民、沈阳至辽中城际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开工建设辽中绕城环线工程;推进沈阜开发大道彰武连接线改扩建、灯塔至辽中、沈辽产业大道辽阳段、沈铁2号公路建设;启动沈抚新城交通枢纽建设项目,实现沈阳有轨电车与抚顺城市公交的无缝对接。推进沈阳至铁岭、鞍山、辽阳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在沈阳至本溪城际客运公交化开通基础上,适时开通沈本大道城际客运公交线路,加快推进沈阳、抚顺之间9条城际公交线路发展为城市公交线路。〔责任部门:市交通局、地铁建设指挥部,相关区、县(市)政府〕

  (十九)推进金融一体化。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沈阳经济区金融同城化的指导意见》,组成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商业银行理事会,积极支持盛京银行在铁岭、阜新、辽阳等市设立分支机构,实现省内机构网点全覆盖。积极推进和落实小额贷款公司在沈阳经济区内业务同城化。协助省政府相关部门做好推进建立沈阳经济区发展投资基金及沈阳经济区创业和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工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沈阳经济区的发展建设提供金融支持。推进沈阳经济区各项保险一体化工作,争取年底前各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落实国家《关于沈阳经济区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专项方案的批复》精神,以沈阳金融商贸区为核心功能区,在完善金融市场、健全金融组织、建立融资机制、防控金融风险、优化金融创新、引育金融人才、完善金融布局、优化金融法制、强化信用环境等9个方面开展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使沈阳区域金融中心的聚集和辐射功能覆盖到经济区各市,形成沈阳经济区金融合作与政策联动机制,成为撬动沈阳经济区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责任部门:市金融办、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

  (二十)推进教育一体化。加强城市间教学交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高中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继续开展跨市招生工作。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覆盖相关产业集群专业类的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中高职教育相互衔接、校企合作培训与技术研发等共建共享。积极开展沈抚间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对口帮扶、资源共享等活动,推动沈阳高中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向沈抚新城辐射。〔责任部门:市教育局〕

  (二十一)推进通讯一体化。在沈阳、抚顺、铁岭实现共享“024”区号的基础上,今年要继续推动沈阳与本溪共享“024”区号工作,确保年内实现并网运行。贯彻落实国家工信部和省政府关于沈阳本溪本地电话网并网实施方案的要求,配合电信专业部门,全力做好沈本并网调整工作,逐步实现沈阳经济区通讯一体化。探索推动经济区其他市电信异地收费同城化。〔责任部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二十二)推进旅游一体化。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要求,着力推进旅游资源管理、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信息服务综合平台、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区域旅游营销等9个方面的一体化建设,联合开展促销推广活动,共同包装推出区域旅游综合体项目,提升区域旅游产业整体形象。继续完善我市沈阳经济区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建设,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整合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在推动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责任部门:市旅游局〕

  (二十三)推进社会信用体系一体化。完善我市征信系统建设及信用数据征集,启动区、县(市)信用数据征集工作。完善诚信企业奖励制度,研究沈阳经济区内失信企业黑名单惩戒联动制度,促进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加大诚信建设宣传教育,增强社会诚信意识,在沈阳经济区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

  五、全面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创新完善区域合作机制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积极推动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围绕全省22项重大改革措施和我市10个方面的改革重点,着力抓好涉及沈阳经济区建设的专项改革试验,消除阻碍同城化、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不断创新区域合作机制。

  (二十四)推进专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配合省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修改完善《沈阳经济区产城互动专项改革实施方案》,指导新民市制定《新民市创建沈阳经济区农业化城镇化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和铁西区编制《沈阳经济区生产性服务业专项改革试验区改革方案》;做好《沈阳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的实施工作;重点推进大东区“沈阳经济区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以优势产业升级带动老城区改造发展试验区”、于洪区“沈阳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苏家屯区“沈阳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法库县“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发展改革试验区”等专项改革,落实具体改革任务,稳步推进改革发展。同时,要做好改革实施的后评估工作,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在沈阳经济区推广。〔责任部门:于洪区、苏家屯区、大东区、法库县政府〕

  (二十五)推进沈抚同城化综合配套改革。开展沈抚同城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破解制约沈抚同城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组织编制《沈抚同城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实践,率先在沈抚新城范围内建立起适应区域管理的新体制和同城化发展的新机制。积极争取将沈抚同城化上升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率先在国内区域同城化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提供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和借鉴。〔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东陵区(浑南新区)政府〕

  (二十六)创新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参与制定《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共同行动纲要》,完成《关于建立区域长效协调机制研究的报告》。完善《沈阳经济区产业集聚与转移指导意见》,拟订《沈阳经济区产业集聚与转移目录》。不断深化和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建立沈阳经济区政府间高层对话协调制度,鼓励各部门、各行业间开展有效的合作与对接活动。配合省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争取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协调国家有关部委,建立沈阳经济区金融生态改革试验省部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参与推进沈阳经济区立法工作、独立统计制度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沈阳经济区各城市的协调联动,共同参与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的大型活动,共同争取国家和省对沈阳经济区的政策支持,为沈阳经济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争取国家和省对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支持;扩大沈阳经济区国内外影响力,提高沈阳经济区整体对外开放水平,广泛宣传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和发展成就,为沈阳经济区发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

  附件:2014年沈阳市新城新市镇建设主要计划指标表

 2014年沈阳市新城新市镇建设主要计划指标表

                                                       单位:亿元、个、人、平方公里

序号

新城新市镇

地区生产总值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主导产业园区销售收入

村屯动迁

动迁村

动迁户

动迁人口

腾迁土地

年限

2013年

2014年

2013年

2014年

2013年

2014年

2013年

2014年

2014年

新城新市镇目标

3667

4116

3514

4099

255

288

8330

9829

51

13933

43863

15

增长(%)

12

17

13

18

1

蒲河新城

425.6

448

414.5

514.7

27.8

22

1690.8

1817.1

2

200

800

0.2

2

沈抚新城(沈阳)

133.9

191

159.2

258

9.5

19

27.6

33.1

9

2113

6339

1.9

3

铁西产业新城

827

900

457

598

43.7

49.5

1755

2337

5

3030

10000

1.4

4

浑南新城

43.6

158

400

260

9.3

19

450

539

1

1567

4701

2

5

细河新城

170

173

27.4

155

7.7

9.5

397

430

1

50

150

0.1

6

近海新城

199.9

241

231.5

290

7.3

9

258.5

300

2

391

1200

0.8

7

浑河新城

150

160

202

227.2

19.5

20.5

445

479.7

2

350

1200

1.5

8

永安新城

440.1

475

405.9

440

37.4

40

801

983

8

2550

5900

1.4

9

新民新城

244.1

250.2

227.3

236.7

19

19.2

246.3

278.3

1

100

310

0.2

10

佟沟新城

77.3

84

55.1

60.5

2.5

2.8

24.9

26.4

3

658

2651

0.4

11

沈北新城

96.2

105

116.9

128.5

15.9

16.7

122.8

130.3

2

190

750

0.2

12

沙河新城

90.5

95

104

114.4

3.9

4.1

236.7

261.4

2

320

2495

0.5

13

法库新城

290

319

300

358

22

24.3

620

806

1

120

400

1

14

康平新城

158

176

156.6

180

11.9

13

355.5

392

1

130

382

0.4

15

胡台新城

105

113

71.1

79.9

5.5

5.9

350.1

385.2

1

150

450

0.3

16

姚千户新市镇

41.6

43

34.4

36.2

1

1

74.1

89

1

34

105

0.1

17

清水台新市镇

52.2

56

51.7

55.8

4.6

5

182.7

219.2

5

1200

3600

1.5

18

大民屯新市镇

53.2

56.2

47

50.3

2.2

2.3

116.3

129.5

2

300

930

0.4

19

兴隆堡新市镇

68.5

72.6

52.8

56

4.5

4.9

175.2

193.1

2

480

1500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