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办公厅文件
【废止】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市重大项目开发策划和储备工作的意见
沈政办发〔2014〕39号
2014年07月01日来源:市政府办公厅
[字体: ] 打印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之都和国家中心城市,按照《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沈政发〔2014〕11号)要求,通过加强全市重大项目开发策划和储备工作,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逐步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开发策划、储备、招商签约、落地实施、竣工运营的长效管理机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以及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作用,围绕全市及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把长三角、珠三角、副省级城市作为对比参照系,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现状,借鉴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着眼于行业发展高地和前沿领域,开发策划和储备对我市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优质项目,特别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在我市投资布局的重大项目,适时推进项目落地转化应用,巩固升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创新转型传统产业,打造生态宜居环境,进一步增强全市综合竞争力。

  二、主要任务

  市重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重大项目开发策划和储备的组织管理工作。各区、县(市)政府具体负责本地区重大项目的开发策划和储备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市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开发策划和项目签约落地任务指标。市直各综合管理、行业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各领域、行业重大项目的开发策划和储备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合作,统筹做好本地区、本领域、本行业重大项目开发策划和储备的组织协调工作。

  三、开发策划重点及标准

  (一)开发策划重点。

  1.大力培育能够支撑提升优势产业地位的重大项目,促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农产品加工、现代建筑、通用航空、医药化工、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拓展升级,重点开发策划储备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有潜力成为支柱产业的优质项目。

  2.培育壮大高端装备、航空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战略产业和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

  3.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和改善民生,开发策划教育、民政、卫生、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项目和水利、道路、交通、能源、生态环境等城乡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通过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的相关项目。

  4.开发策划能够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改造的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战略合作伙伴,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科技支撑服务业发展,统筹兼顾外经贸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二)开发策划标准。

  1.符合国家产业和土地、环保、节能减排等相关政策。

  2.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具备国际或区域影响力大、产业高端化、纳税贡献率高、产业关联度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地区功能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等特点。

  3.符合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重点产业布局。

  4.投入达到一定规模。其中,工业、能源、交通等项目投资5亿元以上;商业综合体投资2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2亿元以上;其他项目投资0.5亿元以上。

  5.须编制项目说明书(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址、投资规模、建设内容、技术水平、工艺路线、建设期限、市场分析预测、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等。

  6.新策划项目不包括已开工、改扩建、搬迁改造、纯住宅地产、往年签约落地项目等。

  四、成果认定及储备使用

  全市开发策划重大项目成果须经市重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政府投资评审咨询机构评审通过后,纳入全市开发策划重大项目储备库。

  各地区、各部门要将开发策划重大项目成果的签约转化和实现投资作为工作重点,按照“谁策划、谁跟踪、谁推进、谁落实”的原则,加大推介力度,确保每年实现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转化应用。

  已实现签约转化项目的认定要件包括项目承接地区与项目承接单位或投资商签订的投资协议(或合同),项目土地成交确认书,立项批复、备案、核准文件等。

  五、政策支持

  (一)规划引领。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重大项目开发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增量,调控同类产业积聚,指导项目开发策划、招商引资和签约落地,减少本行政区域内同构化建设,避免无序竞争。

  (二)经费保障。市、区县(市)两级政府要将用于完成市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开发策划任务的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管理。

  (三)扶持政策。对于全市开发策划重大项目储备库中的项目,要优先纳入全市各专项产业发展规划、优先推介招商转化、优先选定为全市重点项目、优先给予土地指标倾斜、优先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支持。

  (四)绩效考评。按照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对于年度开发策划和储备项目当年落地转化应用工作实行量化管理,纳入市政府对各地区、各部门的绩效考评范围。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