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沈阳市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今年以来,市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及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有关决议,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及“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加大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多措并举、开源节流,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风险,预算执行和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对此,常委会组成人员给予充分肯定。
为进一步做好今年财政工作,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
一、千方百计做大收入规模
全面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国家“两重”“两新”政策及我市稳增长惠民生若干举措等系列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各项减收因素带来的影响,持续巩固传统支柱产业税源,努力培育新兴税源增长点。加强财税协作与部门联动,确保税收精准入库、应收尽收。加大非税收入盘活力度,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能。严禁征收“过头税费”,杜绝虚收空转等情况。全力争取各类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最大限度拓宽资金来源。
二、多措并举强化资金保障
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强化对全市重大项目、重大举措、重点改革、重点工作的资金保障,加强对企业纾困支持,助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切实做好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等民生保障工作。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折不扣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提高财政支出精准度。
三、切实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坚持把“三保”摆在财政工作的最优先位置,完善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区县自身造血能力,按时足额保障“三保”支出。加强财政库款运行监测及分析研判,确保库款运行安全。健全完善全口径债务监测监管体系,确保按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融资平台出清,推动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确保我市财政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