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政府信息 -> 公 告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法院《关于加强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时间:2021年11月18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1年11月18日

  2021年10月29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法院《关于加强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同意这个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全市法院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严格贯彻实施民法典,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职能作用。制定《破产审判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通过破产重整实现了企业挽救,司法重整案例被列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向全国人大报告;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行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制度,积极筹建沈阳知识产权法庭;深入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化民事审判工作改革,完善繁简分流和审判管理机制,努力提升民事审判质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对此,常委会组成人员给予充分肯定。

  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民法典的深入贯彻实施对民事审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当前的民事审判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适应新时代对民事审判工作的新要求,服务沈阳高质量发展力度有待加强。二是案多人少的矛盾仍然存在,审判质效需进一步提升。三是审判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为此,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

  一、充分发挥司法职能,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各级法院要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沈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职能,加大司法服务保障的力度,增强服务保障措施的精准度,积极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要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依法保护和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破产审判工作,加大“司法康复”政策的实施力度,完善市场主体救治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引导和规范市场秩序,为企业发展和实体经济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全面强化司法为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司法公正、司法为民的宗旨,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严格履行民事审判职责,妥善审理涉及人民群众权益的各类案件,确保审判工作更加公平公正权威。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层审判组织与各类调解组织的工作指导和联系机制,引导当事人理性选择纠纷解决方式,推动高效、低成本化解纠纷。要进一步强化司法救助,通过多种形式,保障困难群体权益,体现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三、持续深化司法改革,提升民事审判质效

  各级法院要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创新审判工作机制、提升诉讼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民事审判工作质效。要积极应对民事案件增多、办理难度加大等挑战,科学配置司法资源,推进民事审判流程的精细化,提高办案效率,减轻当事人的诉讼负担。要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及动态管理机制建设,强化对主审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监督。要注重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和运用,加强对基层法院的业务指导,加大民事审判工作的宣传力度,提升公信力和透明度。

  四、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民事审判能力

  要打造高素质的民事审判队伍,全面加强组织管理、廉政教育、业务培训和职业保障等建设。建立适合民事审判工作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交流、考核机制,激发审判队伍活力。要以专业化建设为方向,增强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办理新型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提高民事审判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顾全大局、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高素质审判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