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5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今年以来我市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今年以来,市政府及其财政等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以及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推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认真执行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有关决议,多措并举组织收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支出资金落实,努力防范化解财政风险,预算执行和财政运行总体良好,组成人员对今年以来的财政工作表示满意。
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目前我市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收入增长压力加大,收支矛盾进一步显现;有的部门预算执行效率较低,部分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执行进度缓慢;个别区、县(市)财政运行困难,“三保”、偿债压力较大等,应当引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进一步措施加以应对和解决。
为进一步做好今年财政工作,确保完成全年预算目标,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努力缓解收支矛盾
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加大对重点财源、新兴财源的扶持力度,壮大总部税源,努力涵养优质税源。深入挖掘税收潜力,加强对宏观经济和重点税源运行的分析研判,增强税收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加大力气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清理结余结转资金、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弥补收支缺口。
二、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
增强对国家和省委、市委重大战略任务、发展规划的财力保障,加大对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建设、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等重点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县域地区自身“造血”功能。坚持过紧日子思想,严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努力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三、继续推动财政资金提质增效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等多种手段,加大对各类政府专项资金使用监管力度,切实加强预算的刚性约束,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资金拨付进度,避免出现年底突击花钱、资金大量结转等现象。深化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健全评价结果公开机制、反馈与整改机制、绩效问责机制,切实体现绩效评价工作的激励和惩戒作用。
四、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决策部署,严格规范政府债务,加强隐形债务管理,坚决杜绝隐性债务增量。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继续做好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继续加大对县域地区保基本、促发展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兜牢“三保”底线。密切关注、及时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