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政府信息 -> 公 告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时间:2021年09月15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1年09月15日

  2021年8月25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同意这个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多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着力强化组织领导、制度供给和要素保障,乡村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治理效能不断增强,我市乡村振兴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后,任务将会更加艰巨繁重,同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乡村干部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认识把握需要进一步深化,统筹各方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仍需完善,农民主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强,乡村振兴人才短缺,丰富乡村文化供给、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仍需持续用力;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存在着突出短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这些状况和问题,亟需引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持之以恒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统筹做好我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编制工作,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加快构建统一高效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十四五”时期取得重要进展。

  二、贯彻实施好乡村振兴促进法,全面推进乡村“五大振兴”

  树牢法治思维,按照法律对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组织建设的规定要求,“五大振兴”全面推开、协同推进。一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围绕我市稻米、蔬菜、花卉、畜牧、渔业等五个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二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制定优惠政策措施,用产业、用环境、用乡愁积极引导本土人才留乡、乡贤能人返乡、社会人才下乡,分类培育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大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加快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三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四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推进“厕所革命”,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五是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加强基层组织和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化解和平安建设机制。要围绕“五大振兴”目标任务,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建立工作专班,细化实化具体制度措施,力争“十四五”时期取得突破性成果。

  三、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制定出台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任务要求和政策措施,全面改善农村路水电气讯房等设施条件,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合理划分全市1527个村庄类型,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有序推进村庄建设,保持乡村的独特风貌,切实体现北方村屯风格,确保建一个成一个,真正做到“为农民而建”,力争“十四五”时期我市乡村面貌能看到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