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公开 -> 省政协提案 -> 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2017年
省政协第十一届五次会议《关于加强沈阳市公交车规范管理的提案》(0411号)的回复
时间:2017年09月14日来源:市政府办公厅
[字体: ] 打印
市政府办公厅 2017年09月14日

张克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沈阳市公交车规范管理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政府对于您的建议非常重视,责成市交通部门认真研究办理,不断强化制度建设,严格规范管理,狠抓执法监督,办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1.完善《公交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管理办法》,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明确运营方案配车必须根据车质车况保障5%-10%备班车,确保早晚高峰运营加密车隔需求。同时,重点整治和查处不规范进站,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闯红灯,逆道行驶,行车吸烟、打手机等违法违章行为。对执法检查、媒体曝光、市民投诉的违规案件,一经查实,从严处罚,实现处罚率100%;对违法违章行为频发和集中的公交线路,采取约谈企业负责人、行业通报、线路招投标一票否决等措施进一步强化惩戒力度。

  2.制定《公交行业从业人员服务质量记分考核管理办法》,把住入口、打开出口,对违规驾驶员采取行政处罚、停勤学习、吊销从业等行政举措,把存在严重违章行为的驾驶员清除行业驾驶员队伍,并严禁其三年内再从事公交行业驾驶运营,实现“零容忍”。

  3.开展精品示范线路及星级驾驶员评选活动,提升驾驶员服务意识及服务水平;常态开展企业互检互查,实现季度检查覆盖率100%,强力推进公交线路运营服务不断改善,驾驶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4.开展新老驾驶员的培训及轮训工作。对新老驾驶员开展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行车安全、文明服务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驾驶员的业务素质及服务质量。

  (二)整合资源,强化监管

  1.开展贯穿全年的执法监督工作。开展公交行业执法监督活动、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活动、车辆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公交行业环保整治活动、公交行业应急演练及培训活动、公交线路运营方案检查活动、行车秩序整治活动等七项整治工作。其中1月13日至1月24日进行了第一轮的检查工作,共出动检查人员260余人次,抽检车辆约3000台次,查处违规违章车辆581台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处罚、整改、教育相结合的处理方式。第二轮的检查工作于2月22日至3月7日开展,共出动检查人员400余人次,抽检车辆4000余台次,查处违规违章车辆388台次。

  2.整合公交行业稽查力量,开展多种方式的检查工作。抽调各公交企业稽查人员组成执法监督工作小组,行业监督检查、企业互检互查、企业自检自查同时进行,具体检查方式如下:

  (1)充分利用智能管理平台,对运营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线路拉网式普查、逐线专项检查、随机抽查。

  (2)领导带队走企业、上线路、坐公交,实地调查研究,强化督查督导力度。

  (3)开展阶段性全方位集中检查、区域性点位针对性检查、时段性重点跟踪检查、随机性路面抽查。一是各线路逐条检查,企业自检与行业督查检查相结合,市内公交线路100%覆盖,线路配车100%覆盖;二是沈阳站、北站、商业区、青年大街等重点街路定点检查,每天安排工作人员检查重点街路途经公交线路的运营情况,做到重点线路检查100%全覆盖,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有效整改;三是公交企业抽查,对问题突出的公交企业,进行集中全面检查,按照每天检查线路不低于30%、检查车辆台次不低于线路配车50%的标准,连续检查两周以上,直至彻底消除相关问题为止。

  (4)投诉建议反馈检查,根据省民心网、市民服务热线等渠道反映的市民呼声和诉求,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对反复出现的、社会反映集中的、影响较大的问题,采取持续跟踪调查的方式,整改不到位坚决不放过。

  (5)公交企业自检自查,按照《关于规范企业自检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公交企业开展自检自查工作。

  (6)聘请社会志愿者,重点协助监督公交车进站边停情况。今年计划聘请30名关注公交、关爱公交,经常乘坐公交车出行的来自公交行业外其他行业的志愿者,组建志愿者监督队伍。选择5条市民投诉反映进站边停问题较多的线路作为监督重点,通过志愿者监督与行业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将这5条线路打造成规范边停示范线路。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强行业队伍建设。为提高全市公交驾驶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及业务素质,提升驾驶员的服务质量,沈阳市将继续对行业驾驶员进行培训,全市公交驾驶员将接受政策法规、职业道德、文明服务、行车安全、反恐安保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同时,与全市公交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并明确规定企业每月至少召开1次全体驾驶员参加的安全生产教育会议,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2.开展文明安全行车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标语、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对文明安全行车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广大驾驶员文明礼让斑马线、文明安全行车的自觉性,减少违法违规行车行为,避免发生各类交通事故,切实提高驾驶员绿色出行、文明交通的意识。

  3.完善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排查安全隐患,梳理完善公交企业相关制度,通过建章立制、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等方式,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有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整改工作。要加强对每一阶段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

  4.加强智能化手段监控调度。修订公交行业《GPS智能平台管理规定》,依托GPS平台,建立监管调度与公交车辆营运证、运营方案、油补核发的紧密关联机制,确保车辆GPS指挥调度和运营监控覆盖率100%。强化公交车辆的后台跟踪监控,对未按运营方案发车,未完成日行车里程,出现大车隔等问题的公交线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调度、及时处置。积极探讨云总线安装及大数据资源运用工作,提升公交企业智能化管理水平。积极协调综合枢纽场站视频监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智能平台监控覆盖率100%。积极推进车载WiFi安装工作,实现安装率100%。责成交警部门推进公交车辆抓拍设备建设,在重点线路的车辆上安装抓拍设备50个,严厉查处侵占公交专用道及公交站位的违法行为。

  5.联合交警部门开展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不规范进站,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闯红灯,逆向行驶,行车期间抽烟、接打电话,不穿工装,服务态度差,社会车辆侵占公交专用道及公交站位等违法违章和不文明行为。

  感谢您对沈阳市公交事业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人民政府

  2017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