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沈河区不断提升服务意识,积极探索服务新举措,通过做好政务服务“加减法”,对“综合窗口”进行分类受理改革,将原来的“一事跑多窗”改革为“一窗办多事”,实现政务服务一窗受理、数据共享、效率提升,切实让群众办事更便利、更快捷。
一、“加”为民服务的能力,增强群众办事便利度
一是增加服务精准性。设立“自助服务区”和帮办窗口,配备电脑、高拍仪等设备帮助企业开展网上注册等业务;制定“帮办中心”各项规章制度;采取“全程协办、全程代办、对接式帮办”三种方式,2019年上年年累计为200余户企业提供了全程代办服务。近期将在自助服务区配备全新“自助打照机”,企业可全流程在“自助服务区”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等手续,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节约时间和办公成本,实现帮办服务的多元化和精准化。二是增加服务便捷性。制定《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受理工作规范流程》,“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按照依据,进行受理审核、按责分办、统一出件;对于程序简便、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即办件,当场或当天办结,并将办理结果及时输入一体化政务平台;对需在规定期限内办结的承诺件,受理后应打印《受理通知书》,当场交申请人;对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申请,窗口单位在承诺时间内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三是增加服务透明度。推行受理、告知、复核制度。对符合规定的申请材料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单;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不予受理的,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章并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同时按照退办件复核机制的要求,在规定时限内报送政务服务中心存档。四是增加服务专业性。制定《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工作规范》,对窗口受理人员实行标准化管理和分类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专题业务培训近十场。五是增加服务规范性。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用语、仪容仪表、物品摆放等细节进行规范化管理,强化政务服务窗口单位的纪律作风,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
二、“减”为民服务的堵点,增强群众办事快捷度
区、街、社区三级政务服务 “综合窗口”分类受理改革后,全区政务服务事项 “一窗”分类受理率达到70%,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 “五减”。一是减窗口,服务布局更加合理。设置综合受理窗口,窗口减少36.4%,明确服务流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统一出件,大量审批工作转入后台,使工作量分布更加合理。二是减人员,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实现人员配置“三分制”,即原各部门窗口人员,一部分进入综合窗口工作,一部分进入后台集中审批(复审、勘验、打照、档案整理、网上业务受理等),一部分返回原部门工作。工作人员压缩10.6%,最大限度的降低政务服务大厅的运行成本。三是减环节,办事流程简单明了。设置“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综合受理窗口”,实行“统一收件、统一发件”的“一窗式办理,一站式服务”运行模式,由专人负责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工作,定期回访重点项目责任单位,实时了解重点项目审批进度,协调解决审批难题,促进项目早立项、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2019年沈河区共有9个项目进入“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平台”。四是减时限,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实行办理时限承诺制,在“新办企业专区”的“商事登记综合受理窗口”,最大限度推广使用“一证零表”服务,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统一受理企业开办所需的工商企业登记注册、印章刻制和税务登记等事项,企业开办时间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全区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减少53.7%。五是减跑动次数,更多事项“一次办好”。大力推进 “互联网+政务服务”,将全区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市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办理,通过网上办理减少群众办事跑动次数,大幅提升服务效率。全区政务服务事项综合网办率为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