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是推动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形成新的国有资本结构的重要途径。自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沈阳市政府国资委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为核心目标,在聚焦主业、产业链关键领域和战略性新兴领域,充分发挥并购重组的市场化整合功能,推动国有资本在流动中优化布局、提升价值、提高收益,形成新的国有资本结构,实现国有资本规模不断壮大。
赋能东北亚物流枢纽升级
2024年9月,陆港建设与沈阳国际陆港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完成股权变更,实现了沈阳国际陆港集团控股。此次战略重组,是沈阳市属企业与区属企业的重组,不仅是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的关键实践,更标志着陆港建设迎来资本扩容与业务升级的全新阶段,为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重组后,沈阳国际陆港集团依托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为核心,坚持“运贸一体、产贸一体”功能定位,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沈阳国际陆港建设。现项目启动区4.5平方公里,计划投资超百亿元,已开工建设的国际贸易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A、B座主体建筑已经封顶。
未来,陆港建设将成为沈阳建设“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载体,预计能降低区域物流成本15%,助力沈阳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助力沈阳高端装备固链升级
为助力沈鼓集团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主业上市,2025年6月,盛京金控联合铁西区国资、盛京资产以2.69亿元并购其子公司拓博租赁。此次并购是市属企业对区属企业的并购,创新采用了“市级金控+区级国资+产业资本”三级架构收购拓博租赁,在客户、资金、政策等关键资源上实现深度协同与共享,同时推动沈鼓集团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主业,为上市后资本运作奠定基础。
这一举措契合国企改革“聚焦主业、优化资源配置”的政策导向,也为区域产业升级释放资源。收购后拓博租赁加速从单一厂商租赁向第三方租赁转型,新能源、医疗设备等新领域业务占比快速提升至30%。
同时,通过获取租赁牌照,盛京金控能延伸金融服务链条,为区域内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提供“融资+融物”综合解决方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与广度。
为沈阳数字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通过融合宏图创展的空间信息技术底座与公共数据资源,我们在智慧交通试点中实现了通行效率提升25%。”沈阳数据集团负责人向记者展示战略并购辽宁宏图创展后的首张成绩单。
2025年5月,沈阳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数产公司)与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简称宏图创展)签订股权并购协议,数产公司并购宏图创展51%股权并成为控股股东。此次并购,是市属企业对民营企业的并购,开创了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是沈阳市政府国资委持续打造市属国有企业“5221”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的又一重要举措,不仅有力推动数产公司扩容数字产业版图,对于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数产公司将聚焦“数字沈阳”建设,在打造区域数字产业标杆、赋能国企数字化转型和助力数字政府提质增效三大领域持续发力,加快推动空间信息底座建设,重点助力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
系统性变革驱动国企能级跃升
从沈阳国际陆港将成为东北海陆大通道的“超级中转站”,到盛京金控以三级国资联动打通产融结合血脉,再到数据集团用空间信息技术“编织”数字沈阳的神经网络,沈阳国企并购重组浪潮的背后,是“技术攻坚+资本运作+制度破冰”的系统性变革。
“国企并购重组不是简单‘并表’,而要成为做强做优做大的催化剂。”沈阳市政府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下一步,市政府国资委将实施三大攻坚:强化资本规划牵引——建立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并购项目库;创新融资支持工具——扩大并购贷款、保险资金应用范围,探索设立国企并购重组专项基金;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对战略性并购重组项目实施差异化考核,提高技术整合、市场协同等指标权重。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