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位于和平区兰州北街的雷锋爱心超市里,各种生活物品琳琅满目。与其他超市不同,这家社区爱心超市,是专为困难群众服务的,来此消费的顾客也仅限于困难群众。选中商品后,不必付现,只要出示一张绿色卡片,在收银台划走相应的储值积分,就可以带着采购的商品离开。
为落实市人大常委会沈阳爱心广场建设重点督办建议要求,和平区积极推进爱心广场和爱心超市建设,玖伍图书城爱心广场,太原街街道、浑河湾街道、新华街道三家爱心超市于年前全部启动试运行。
志愿服务换积分
再用积分换商品
盐0.5积分/袋、味素2.5积分/袋、可乐2.5积分/瓶,面粉55积分/袋、油50-60积分/桶……雷锋爱心超市的货架上,每件商品都明确标注着积分。2月10日,记者到超市采访时,看到低保户李岩的购物筐里,竹菜板、筷子、三瓶饮料、一袋黄豆酱,都是生活必需品。结账时,李岩掏出一张绿色的卡片。像普通超市一样刷卡后,收银员把卡片还给李岩:“您本次消费一共56积分,卡里剩余11积分。”
沈阳站社区书记张小欣说,爱心超市启动初期,社区会向符合救助标准的低保户以及困难群体,发放一张“绿卡”,在其中存入200积分。困难群体参加和平区各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如照顾老人、维持治安、义务跑腿、社区清洁、疫情防控等志愿活动,将根据服务时长、工作强度,换取相应积分存入“绿卡”。
新华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办公室主任孙国君告诉记者,爱心超市改变传统捐赠扶贫模式,引导困难群众自主劳动,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并赚取“爱心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既可以减少日常生活开支,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又能参与社区建设,增强自力更生、主动脱贫的意识。新华街道已拟定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并设置了相应的分值,春节后将引导困难群众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多劳多得激发大家的脱贫意志,变“慰问式帮扶”为“激励式扶贫”。
新春愿望
下个“定单”就实现
2月9日,低保户老陈接到爱心超市工作人员的电话:有人给他捐赠了一个血压计。老陈喜出望外,没想到自己在爱心超市心愿墙上写下的新春愿望,这么快就实现了。和平区民政局局长贾维威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和平区人大代表以及许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纷纷给爱心超市捐赠物品,其中不乏大件商品。爱心超市就把这些捐赠物品的照片拍下来,开辟了“爱心捐赠区”,困难群众对哪件物品有需求,就可以由超市工作人员帮着对接。困难群众也可以在“心愿墙”上留下所需物品清单,由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定单式”捐赠。
捐赠物资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也有一张蓝色的卡片,里面同样可以存储积分,用于兑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理发等服务,也可以将积分再捐赠给困难群体。
爱心超市
“十个有”标准化建设
众人拾柴火焰高,爱心超市的物资和资金筹集,采取财政资金补一点、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一点、相关单位和干部帮一点的办法。为了让爱心超市实现硬件的标准化建设,和平区设立“十个有”标准,即有牌子、有房子、有货架、有物品、有扫码机(电脑)、有爱心卡、有制度、有台账、有标价、有特色。此外,每家“爱心超市”均设立“心愿墙”,引导居民捐赠家中闲置物品,同时满足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
贾维威说,下一步,和平区将进一步强化“爱心超市”的服务功能,设立困难群体大学生专项助学资金项目,接受专项助学捐赠。增设书画艺术品捐赠和寄卖专区,推动“爱心超市”实现自我造血和良性运营。同时,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创新,健全完善相关配套方案,规范相关细则,优化工作举措,让爱心广场项目真正成为扶贫济困、对接爱心的平台,促进社会和谐文明。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郭宏颖、杜一鸣、高级记者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