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三大攻坚战 -> 工作部署 -> 精准脱贫
以发展高效农业为引领 全力推进对口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时间:2020年11月16日来源:浑南区
[字体: ] 打印
浑南区 2020年11月16日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口扶贫工作统一部署,从2011年开始至今,浑南区区直机关工委和区农业农村局分别代表区委、区政府承担市下达对口扶贫工作任务。区直机关工委2012年至2014年对口扶贫康平县张强镇七家子村、东一棵树村、唐僧庙村,从2015年至今对口扶贫康平县西两家子村;区农业农村局2011年至2014年对口扶贫新民市大柳屯镇北岗村,从2014年8月至今对口扶贫大红旗镇马长岗村,2018年又新增于家窝堡乡大巴村。

  九年来,浑南区共投入对口扶贫资金1343万元,其中,康平县803万元、新民市540万元。康平县西两家子村42户建档立卡户,于2016年全部脱贫摘帽。新民市马长岗村6户建档立卡户、大巴村9户建档立卡户于2017年全部脱贫摘帽。目前,康平县西两家子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7600元增加到2019年14500元。新民市北岗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7500元增加到2019年12000元;马长岗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9000元增加到2019年15000元;大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8年10500元增加到2019年12000元。浑南区主要采取“四进四扶”方式助农脱贫致富,连续被沈阳市扶贫办评为全市扶贫工作标兵单位。

  一、产业项目进农家扶增收

  康平县西两家子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属干旱少雨地区,坡岗地居多,一般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经济效益不高。自2015年以来,为西两家子村投入扶贫资金412万元,累计发展扁杏2200亩,林下种植中草药100亩。建标准化扁杏、塑编加工车间;现已完成扁杏品牌注册、绿色食品标识认证等相关手续,产品达到进入商超标准,初步形成产业链。今年扁杏亩产值达到1000元,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100余户农户种植扁杏,户均增收1500元。

  为新民市北岗村投入资金220万元,建蔬菜冷棚1000亩,带动近200多个农户栽培番茄、黄瓜、辣椒,亩产值达到1万元,户均“因菜”年增收4500元。为新民市马长岗村投入资金180万元,发展大果榛子、寒富苹果460亩,新建冷棚小区230亩、温室改造50亩。大果榛子亩产值达到4500元,寒富苹果亩产值达到5000元,以6户建档立卡户为主的30多个农户户均“因果”年增收4000元。为新民市大巴村投入资金80万元,发展50亩蔬菜冷棚,组建以9户建档立卡户为合作社成员的村集体肉牛养殖合作社一个。

  二、和美人居进农家扶环境

  九年来,为康平县、新民市对口扶贫村投资近60万元,修建村路20.4公里,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1200株;修建田间作业路6公里;维修改造村委会办公室450平方米,改变了“无雨满街土、有雨满街泥”的脏乱差环境问题,增强了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同时,村路的改善方便了农民群众出行进城办事走亲访友,更缩短了农产品运输上市的时间,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三、致富本领进农家扶技能

  每年利用冬季农闲时节,聘请农业院校专家教授和区内农业技术领头人,到村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主要讲述冷棚蔬菜栽培、大果榛子栽培、扁杏栽培、寒富苹果、中草药、林下经济栽培技术,累计培训近2000人次。通过点对点面对面的培训,使农民群众掌握“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农业实用技术,从而调动贫困户从事高效农业栽培积极性,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四、典型示范进农家扶志气

  2019年末,康平县西两家子村建成面积500平方米的村集体塑编加工车间,缝纫机设备40台。今年3月8日开始试生产,提供就业岗位50个,其中村内有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户5人就业,每人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到年末42个贫困户74人人均能获得分红600-1000元。

  新民市马长岗村建档立卡户李国峰,2016年由我区补助其购买的一头能繁母牛进行繁育饲养,经过几年饲养繁育,现已发展到6头。今年新建70平方米牛舍,还购买一台三轮农用车,资产已达到10万元。大巴村农户刘福田以前靠种植玉米为主,每年收入11000元左右,2018年新建冷棚13亩。上茬种植西瓜,下茬种植黄瓜,亩年纯收入可达10500元。通过典型示范引路,增强了贫困户脱贫信心,坚定致富奔小康志气。

  下一步,浑南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重要指示,区直机关工委、区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做好西两家子村、马长岗村、大巴村3个村脱贫摘帽后巩固提升工作,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