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盐、限油,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健康基础知识。除此之外,糖的摄入量也需要控制或者减少。沈阳市健康教育中心专家赵希伟表示,平时食入过多含糖食物或饮料会引发众多慢性病,从而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糖是重要的调味品。添加了糖的食物在口感、风味上优于普通食物,给我们带来愉悦的享受,更容易受到儿童青少年的青睐。除此之外,运动后来一瓶含糖饮料可以为我们迅速补充能量。但是糖的摄入量过高,将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导致肥胖和龋齿。超重肥胖是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许多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这些病症呈现低龄化趋势,尤其是儿童时期的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往往会持续到成年时期,所以对摄入糖的控制习惯应该从小培养。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将在食品生产和制备过程中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和糖浆统称为“添加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添加糖主要用于生产市面上常见的如汽水、果汁、乳酸饮料等包装饮料以及甜点和糖果等食物,日常的烹饪、煮茶、制作果汁和糕点也会用到部分添加糖。
多管齐下控制摄入糖:
1.多喝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果汁饮料、碳酸饮料中含糖较多,每100毫升含糖饮料中平均含有添加糖7克。
2.减少吃高糖食物的次数。应减少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高糖食物的摄入频率。
3.外出就餐时注意减少糖摄入。餐馆里的很多菜品均使用了较多的糖,如糖醋排骨、鱼香肉丝、拔丝地瓜、甜汤等,外出就餐时,尽量少食这些菜品。
4.烹调食物时少放糖。烹调菜肴时应少放糖,或者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长此以往,可以降低味蕾对甜味儿的关注。
5.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婴幼儿应以喝白开水为主,如喝果汁,以喝鲜榨果汁为宜,不要额外添加糖。为婴幼儿制作辅食时,也要尽量减少添加糖,如此可培养婴幼儿适应食材的原味,从小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