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美好生活”是一个高频词,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党的使命、宗旨、目标与愿景,既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与前瞻性,又融入了百姓生活,关涉着大众的冷暖喜乐。年初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部署,全市上下强化共识、迅速行动、狠抓落实,推动“三城联创”,引领广大群众奔向幸福的“美好生活”。
奋斗,是通向幸福最有效的路径。沈阳高起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健康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必将为这座城市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变革。天蓝,水清,树绿,生活区域、背街小巷洁净爽利,农贸市场、临街店面规范有序……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人居环境也不断优化,市民幸福指数必然飙升。我们始终把“三城联创”作为建设幸福惠民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作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来抓,为全面振兴奠定了基础。
随着新一轮振兴的全面深入,人们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振兴的深刻内涵,绝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财富的增长,还必须包括创建和谐文明法治有序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卫生环境、健康水平、食品安全等等,是发展之需、民生之要,是一项让全体人民受益的重大民生工程。“三城联创”,归根结底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使老百姓更好地享受改革成果、振兴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实现梦想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只要“革命的本钱”是优质资产,振兴的明天必然是灿烂辉煌。
环境,是最普惠最直接的民生。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观点来看,“三城联创”就是不断满足“上档升级”的民生需求,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增强群众的获得感。用抬头可见、触手可及的创建成果,为幸福沈阳“助攻”,为美好生活加分,让每个沈城的老百姓打心眼儿里就能感觉到,“幸福沈阳”“美好生活”好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周围,让每个与沈阳有交集的人都切切实实感受出,“接地气”发展实现了党心民意的共振。
当前,沈阳正在推行“三引三回”,力行“项目为王”,在数字化时代提供便捷的今天,凭啥让人来沈阳、爱沈阳,又凭啥保证项目落地开花、茁壮成长。宜居宜业宜游这些特性的提出与“三城联创”指标的契合,顺应了发展趋势,切中了民生需求,体现出了市委、市政府在民生发展理念上的远见。当创建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扩大、延续,让人们在共建共享、振兴发展中感受着发展的温度,发现别样的魅力。
我们身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有能力、有底气实现全面振兴,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回应对幸福体验的新要求。我们务必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一个个“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汇聚成一个有着无穷力量的“我们”,把这一顺民心、合民意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对标一流、精益求精,把沈阳建设成为功能完备、品质一流、大气磅礴、形神兼备的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