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先出发,把小招贴打湿,另一路随我跟着上……”6月11日,于洪区沈新路社区门前,一位头戴小红帽,戴着白手套的指挥官正在“排兵布阵”,准备掀起第七轮攻坚战。
待第一路出发后,记者凑上前去与指挥官聊了起来,这位已经75岁高龄的阿姨名叫卢棹,一个十足的热心人。“城市是大家的,创城收拾我们自己的家园实际上就是给自己家干活。我们虽然老了,但还是希望能够释放自己的光和热。”这支由六七十岁的阿姨们组成的“小红帽”志愿服务队,成立初期只有19人,不到几个月,已经达到了46人。
跟随志愿者的创城脚步,记者见证了他们刷新城市面貌的“加速度”。走进沈新园,“小红帽”们迅速开始搜寻目标,她们有的拿铲刀、有的拿抹布、有的拿喷壶、有的拿垃圾袋,大家各司其职、干劲十足。
清理园区的垃圾杂物、宣传栏、小招贴。经过前六轮的洗礼,沈新园已经焕然一新。“现在园区干净了,贴东西的人反而少了,自身干净不容易滋生毛病,好的环境真是教育人啊。”居民郑忠杰由衷感慨。
在人群中,记者搜寻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大娘一手托着腰,一手拿着小刀慢慢地刮着残留在墙上的碎屑。“这是我们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姜大妈,今年已经80岁了。”一旁的热心人介绍道。“岁数大了,还有腰脱,他们不愿意让我来,可是不让我干活,我心里更着急。”姜希华干活格外专注,说话的时候,手里的刀一直未停。
在卢棹的影响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摇身变成了爱管闲事的“马大姐”。
“我现在下楼一般都带块抹布,从四楼擦到一楼,一天来一遍,其实举手之劳,就让环境变好了。”
“我们现在早晚遛弯,眼睛跟雷达似的到处扫射,见到小招贴就往下撕。”
“今后,大家都是‘马大姐’,那我们的城市该有多好。”社区书记郭雪颖告诉记者,根据目前创城大环境,卢棹阿姨自创了快板《创造卫生好城市》、三句半《共创家国梦》、诗朗诵《幸福之城》,为创城宣传作贡献。她还组织居民利用晚上时间在社区门前跳舞,利用舞蹈的方式吸引居民,为创城工作、为社区做了非常有力的宣传。
卢棹阿姨表示,志愿者服务队不只是在创城期间,更会在今后继续保持下去,志愿服务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献爱心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世的。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杜争华、徐娜通讯员郭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