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房产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印发《沈阳市党建引领无疫小区、无疫社区、无疫村创建工作方案(试行)》,指导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党建引领无疫小区、无疫社区、无疫村创建工作。
创建的目的是什么?
为认真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科学精准常态长效的举措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结合贯彻落实《关于规范社区(小区) 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开展无疫小区、无疫社区、无疫村创建。经小区、社区、村自行申报以及基层党委初审推荐、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复审把关,各地区首批申报无疫小区55个、无疫社区57个、无疫村95个。
创建无疫小区、无疫社区、无疫村是一项需要持续努力推进的工程,是深入践行“两邻”理念、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的具体举措,体现了我市推动建立健全应急和常态化防控结合机制,实施科学精准防控,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严防疫情传播的信心和决心。面对当前依然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创建工作有利于守住门、看好人,进一步增强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让社区(村)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到战斗中来,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攻坚战。
创建的硬指标是什么?
近14天内无新增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最后一名密切接触者自末次暴露超过14天,核酸检测为阴性;申报前两天对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
具体做到“八个到位”:
其一,包保责任落实到位。区、县(市)要建立区级领导包街乡,街乡班子成员包社区(村),社区(村)“两委”成员包小区(片区),党小组长、物业人员包网格(楼栋),党员中心户包特殊家庭(人群)的“五级包保”责任体系,在社区(村)实行扁平化、实名制、专班化工作运行机制。
其二,预防措施部署到位。按照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区、县(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周边大型商超等场所设立固定核酸检测点,在小区、村设立流动检测点,社区(村)党组织教育引导党员带头进行核酸检测,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推动群众自觉接种疫苗,辖区内6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不低于80%。
其三,出入口值守规范到位。区、县(市)按照市房产局《关于做好散体住宅楼封闭改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因地制宜对散体住宅楼实行合围或封闭管理,保留1-2个出入口。采取物业公司值守物业小区,物业或“区域管控专班+志愿者”值守非物业小区、散体住宅楼的方式开展日常性管理,看住门、管好人,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查看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电子通行证等措施,并在醒目位置公示中高风险地区名单、疫情防控通告,确保涉疫重点地区来返人员“零进入”、居家隔离人员“零外出”。
其四,网格功能发挥到位。根据市防指《全市人口底数摸排工作方案》要求,社区(村)结合扫地行动、敲门行动,常态化摸排所管辖区域内的人口底数以及商业服务网点、企事业单位底数,及时更新“电子装户图”,对重点人群实行分类管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划分若干网格,根据网格大小配备相应工作力量,做到实名管理、人岗匹配,确保应急状态和常态化核酸检测“零遗漏”。
其五,党建阵地建设到位。区、县(市)委组织部结合党群服务中心(站)建设,加强小区、社区(村)党建阵地建设。在辖区内核酸检测点、出入口值守点等有党员工作的场所,社区(村)要落实有党旗、支部公示板、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宣传标语等标准,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农村地区还要有具备值守条件的活动房。
其六,党员、干部报到到位。市区两级组织部门完善常态化下沉干部、党员志愿者库并将其编入网格,具体到人、到小区、到岗位。社区(村)党组织根据区域党员、干部力量、分布、特长等组建机动队,按要求组织开展防控业务培训、模拟演练等。应急状态时,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所在区域疫情防控工作。
其七,物资物品配备到位。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和门磁、封条等隔离物资充足,医疗废弃物堆放点以及外卖、快递配送寄存点等规范设置,各类垃圾一日三清、日产日清、日清日净。针对应急状态,有专门队伍保证封控区物资配送到户,管控区配送到小区(村屯)。
其八,特殊群体关注到位。坚持条抓块保,主管部门与社区(村)加大对独居老人、孕产妇、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血透患者、精神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帮扶救助力度,建立小区、楼栋、村民小组微信群,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及时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建立核酸检测以及就医“绿色通道”,发动居民骨干邻里守望相助,确保关心关注“零死角”。
成功创建需要怎样做?
创建无疫小区、无疫社区、无疫村工作离不开从严从实的标准和要求,离不开广大居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有力支持,需要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加强统筹协调,层层压实责任,织密防控网络,建立坚固防线,精心组织,各司其职,分兵把口,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创建成功。
无疫小区、无疫社区、无疫村实行动态管理,创建成功后也不能一劳永逸。创建成功的小区、社区、村,新增阳性感染者或“八个到位”落实不力的,将被及时调整“摘牌”,下一个周期不得申报。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梁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