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市科技局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市对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部署,迅速启动《沈阳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科研攻关应急专项计划》,构筑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阵线。今天,经市政府审批,共有11项市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正式下达实施。
针对我市抗击疫情的实际需要,市科技局以应用为导向,按照“短平快、小灵优”的要求,迅速向市卫健委、发改委、工信局等6个市直相关部门及沈阳市高企协会企业征集首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信息47项。组织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医院、胸科医院、瑞太干细胞等单位专家对征集到的项目信息进行论证,明确了防控产品、诊断技术、治疗方案三个重点科研攻关方向。建立“协同选项、定向报项、线上审项、同步立项”的应急科技计划项目组织模式,在沈阳市科技创新管理平台上紧急开发出“应急专项”网上申报绿色通道,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最大限度压缩工作流程、加快工作节奏。经过网上评审、市政府审批,本次下达的11个项目研发总投入3580万元,共安排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补助1080万元。项目参与研发人员125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6人;申报主体包括7家企业、3家医疗卫生机构,其中依托新型研发机构2个、重点实验室2个,项目研发周期为半年左右。
一是开展防控产品科研攻关,进一步降低患者感染率,为临床检验和消杀防护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其中:
沈阳尚贤微创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体外膜肺便携式(ECMO)耗材包的研发与应用”项目,主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研发体外膜肺便携式耗材包,包括离心泵、膜式氧合器两种创新型耗材。该产品主要定位于抢救濒临死亡的病人,主要应用于现场急救及ICU重症监护室的紧急抢救与生命维持,将成为每一个ICU、每一台救护车必备的标准耗材包。
沈阳上博智像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全自动红外体温监测仪的研制”项目,主要是开发一款集人体测温、监测、报警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红外人体体温监测系统,具有非接触式检测、多点目标测温、人脸检测、即时温度报警等创新功能。将广泛应用于车站、机场、医院等大型公共场所,实现对大规模流动人群的快速体温测定、筛查体温异常人员、及时报警抓拍,协助工作人员提高检测效率。
沈阳迈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无创高流量湿化仪一体式(二合一)呼吸机研制”项目,主要是集成了高流量氧疗模式和无创呼吸模式进行一体化设计,适用于需要进行呼吸支持患者的不同阶段治疗。本项目运用潮气量精确测量和自适应控制算法、空气氧气混合精准控制技术、非线性关系的加湿恒温控制技术,开发适用儿科、ICU、CCU等多科室可使用系列化耗材。
沈阳溢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SARI病毒终末消杀智能机器人及无人机研发”项目,主要开发微米级别的气溶胶雾化装置、设计全新的“视觉+地形”匹配导航模式、 进行AGV搭载气溶胶雾化装置的避障实验、 搭载气溶胶雾化装置添加次氯酸后进行实地灭杀效果实验。完成智能空间雾化消毒机器人的开发,减少防疫人员在疫区的暴露时间,为疫区公共空间进行三维消毒,解决区域消毒死角问题,大量减少消毒器具投放数量。
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的“基于医疗大数据分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趋势与防护装备需求预测及防控策略研究”项目,主要将机器学习、灰色动态模型、人工神经网络等智能算法有机结合,有效优化模型参数,提高模型鲁棒性和预测精度。结合突发疫情趋势分析结果,预测医疗卫生部门及社会各类防护装备需求,为防护装备的生产、储备资源管理与政府调控提供依据。
沈阳眼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H801喷雾剂或漱口液研制”项目,主要通过增强NK细胞活性和增加rINF表达量,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力和体液免疫力。NK细胞和INF是人体内重要的抗病毒成分,因此,H801是抗病毒的理想生物产品。本项目首次将H801以喷雾剂及漱口液的方式用于呼吸道病毒、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性的预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二是开展诊断技术科研攻关,进一步提高早期筛查和诊断准确率和效率。其中: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基于CT影像学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筛查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主要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图像进行个性化最佳扫描参数设定,以及病灶图像特征的自动识别与提取方法的研究,开发冠状病毒肺炎早期筛查的软件,并集成到东软医疗的CT设备中,实现扫描后无需人工干预,立即提示对冠状病毒肺炎的筛查结果。
拜澳泰克(沈阳)生物医学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诊断试剂盒(家用试剂盒及配套产品)研发”项目,主要将CRISPR系统利用在病毒快速检测领域,将核酸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灵活性与基于抗原的检测的速度和易用性相结合, 2个小时内能快速的检测出病毒种类,降低了对实验室设备及实验室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产品可以迅速开发,适合在任何情况下进行疾病监测或常规临床使用。
三是开展治疗技术科研攻关,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和危重患者生存率。其中: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承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例的早期预警及转归预测因素的研究”项目,主要针对2020年入住负压病房、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从临床特征和感染免疫等角度,建立成套可量化的与疾病进展和转归相关的预测体系,并围绕微生态调节、抗继发感染、抗病毒,规范相关临床应用和 ECMO的呼吸支持技术体系开展新技术研发。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承担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所致肺炎的研究”项目,主要以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为试验对象,基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机体免疫的调节功能的前期研究,采用尾静脉移植技术,阐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小鼠急性肺损伤方面的疗效,利用协作单位瑞太干细胞中心(沈阳)有限公司生产的MSC产品,进行临床试验研究,降低患者感染率,重塑免疫系统提供临床资料,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nCov)患者结膜囊感染相关研究”项目,主要通过提取已经明确诊断新冠肺患者结膜囊液体检测病毒核酸及其抗体和疑似病例患者的结膜囊分泌物,检测该病毒核酸;局部应用低浓度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检测冲洗前后病毒核酸,明确是否该病毒可以经结膜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