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 防疫科普
面对复学复课 收心攻略备好
时间:2020年04月22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0年04月22日

  4月20日,沈城的初三学生开学啦。面对“神兽”们纷纷准备复学,放松了几个月后,怎样收心,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新学期呢?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心理卫生中心主任王永柏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给出收心攻略。

  小学生  学校家长学生都得准备

  学校应引导小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心态、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尽可能为小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为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开出“心理处方”,帮助广大小学生做好“心理防疫”。

  家长要先稳定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创设一个安全的心理氛围。要提前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引导孩子在家多阅读、少玩电子产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参照上学的作息来安排在家的每一天,以便在返校后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线上教学,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家对新学期的课本知识提前预习。

  中学生  积极传递抗疫正能量

  这次全民战“疫”,成为青少年学生人生意义辅导的大课堂。疫情防控期间,家长应该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不仅要引导中学生探索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还要引导他们将生命中的爱和潜能充分展现出来。

  中学生的积极心态对自身健康和疫情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受了这次严峻疫情的席卷,学生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有的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恐慌、忧郁、丧失兴趣、敌对、自卑和失眠等。因此,迫切需要精准分析,实施个性化的心理辅导。

  大学生  妥善安置情绪问题

  由于假期延长,大学生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障碍甚至是神经性焦虑。可以通过一系列深层次的自我对话,先承认自己的情绪,并直面这种情绪,明白这些感觉都属于正常的应激反应。建议大学生们可以进行自我剖析。坦然接纳自己,做好当下自己应做且能做的事。

  复学的开始阶段应做到作息有序、合理起居,逐渐让生活有规律性和有计划性,鼓励自己的正向行为,适当为自己“心理充电”。复学头几天尽量不安排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可适当花点时间和老师、同学沟通,给自己留出一个心理缓冲期。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尚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