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 防疫科普
健康科普堂 | 如何助力各年级学生以健康心态迎接复学?
时间:2020年04月16日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字体: ] 打印
市卫生健康委 2020年04月16日

  当前,随着我市大中小学校即将陆续迎来开学,各年级学生们该如何顺利实现心理“复位”,保持乐观积极心态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新学期中呢?

  一、小学生

  1.学校应正确引导学生

  学校应引导小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心态、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让处在疫情下的学生们隔着时空和屏幕,真切感受到学校浓浓的情义和深深的牵挂。学校应尽可能为小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为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开出“心理处方”,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与放松,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应对疫情,帮助广大小学生调节紧张情绪,做好“心理防疫”,依托校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搭建心理咨询平台,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普及疫情心理防护知识,通过线上教学、电话沟通、微信公众号、QQ群等方式及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

  2.家长储备新学期

  家长要先稳定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创设一个安全的心理氛围,引导孩子建立返校复学的理性认知。除了校方在总课时上要想办法补足外,学生和家长在家也不能闲着,要提前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对于家长而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与孩子分享科学防疫知识,并引导孩子在家多阅读、少玩电子产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督促参照上学的作息来安排在家的每一天,以便在返校后能够缩短适应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3.学生自身做好计划

  要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以及家长购买的课外辅导作业,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线上教学,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家对新学期的课本知识提前预习,主动去调整适应心态和习惯。

  二、中学生

  1.开展人生价值观教育

  人生意义,不是一个空洞的话题,是健康人格形成的核心,因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波澜壮阔的全民战 “疫”,成为青少年学生人生意义辅导的大课堂。疫情期间,家长同样应该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不仅要引导中学生探索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还要引导他们将生命中的爱和潜能充分展现出来,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焕发出自己独特的美丽和光彩。

  2.提升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和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给广大中学生带来了恐慌情绪。当前,中学生的积极心态对自身健康和疫情防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积极平和的心态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抵抗力。研究表明,情绪状态可以直接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情绪低落、忧郁会导致免疫功能的下降,相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会提升免疫系统的功能。另一方面,积极心态可以提高警惕,做到自觉防护,阻断病毒的传播,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旦开学,学校就应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重大疫情危机下心理调节活动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心态,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增强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3.实施精准心理辅导

  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辅导需求,经受了这次严峻疫情的席卷,学生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有的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恐慌、忧郁、丧失兴趣、敌对、自卑和失眠等。因此,迫切需要精准分析,实施个性化的心理辅导。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地精准辅导,包括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只有摸准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真正做到排忧解难,否则将难以奏效。

  三、大学生

  1.正确接纳情绪

  由于假期延长、学业进程滞后,对于大学生而言,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障碍甚至是神经性焦虑。由疫情引发的心理问题是众人都须面对的事情。对此学生们无须紧张,可以通过一系列深层次的自我对话,澄清此刻的身心状态,明确复学之后生活与学习的目标。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先承认自己的情绪,并直面这种情绪,明白这些感觉都属于正常的应激反应。正是由于这些应激反应及时地向人们发出信号,大家才能更好地进行恢复与调试。对此建议大学生们可以进行自我剖析,如:困扰我的是哪些问题?是问题本身还是由这些问题而引发的负性情绪?将这些问题明确列出来,再找出主要矛盾与焦点,想一想目前能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微笑着坦然地接纳自己,做好当下自己应做且能做的事。

  2.保持乐观心态

  复学的开始阶段应做到作息有序,合理起居,逐渐让生活有规律性和有计划性。一般认为,心理充电和节能都是很好的乐观策略,有助于自我强化和激发能量。大学生们应尽量做到少浏览负面消极的资讯,少接触抱怨、慵懒、消极的人和事,用积极语言进行自我暗示,鼓励自己的正向行为,如在坚持早起、温习完功课之后,奖励自己半个小时的娱乐时间,适当为自己“心理充电”。此外,肺炎疫情导致假期延长,也是一段难得的、可以用来充分审视自己、探索自己、沉淀自己的好时光。学生们要做到“心理节能”,对事物进行积极赋义。从而在复学乃至今后更长的日子里,都能唤醒此次寒假里激发的心理能量,以积极乐观心态从容应对新学期。

  3.激发学习动机

  大学生们也要认识到寒假过后必定存在一个过渡阶段。所以,复学开头几天尽量不安排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可适当花点时间和老师、同学沟通,给自己留出一个心理缓冲期,而后方宜渐入佳境。此外,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激发学习动机对于复学后专心致学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激发和维持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适当运用多媒体、学科交叉式学习等方式,让知识和兴趣引导学生,让大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设置合适的目标定位。不因假期延搁而穷追恶补,鼓励自我强化,逐渐提升成功的愉快感受。充分运用任务清单、目标管理等方法对学习任务进行细化与拆分,逐层逐级、由简入繁,拥有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更加持久的动力。

  【本期专家】

  王永柏,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心理卫生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儿童心理卫生科系学术带头人。从事精神、心理科临床工作20余年,精通精神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尤其是对于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多动性障碍、儿童抽动障碍、儿童对立违抗和品行障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以及厌学问题、网络成瘾问题等各类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之处。

  编辑:冯  雪  朱天乐  审核:徐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