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 -> 工作推进
2022年全市工会工作怎么干
实施五项工程 深化六个体系 办好十件实事
时间:2022年01月20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2年01月20日

  2022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将锚定“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的目标,积极投身“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在助力“三个转型”中施展作为。围绕市总工会在动员誓师大会上提出的“八大行动”,重点实施“五项工程”,深化“六个体系”,办好“十件实事”,全面提升工会组织在服务振兴大局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值。

  实施“五项工程”

  实施“职工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制定出台《沈阳市总工会推进职工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实施方案》,采取项目化实施的方式抓实培育工作,逐步健全完善培训、竞赛、晋级、激励一体化技能人才培育机制,推动百万产业大军技能素质整体提升,为沈阳加快产业转型发展积蓄劳动力量、提供坚强保障。

  实施“职工技术创新协作工程”。不断放大沈阳职工技协、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人才集聚、创新攻关、培育传承功能效应,组织推进千名名师带高徒、千家企业送技术、千项技术技能绝活交流推广、千项创新成果宣传推介、千项技术难题征集攻关,推广技术难题“揭榜挂帅”制度,持续深化“五小”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助力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创新沈阳。

  实施“劳模精神传承工程”。围绕打造“英雄城市”品牌,深入挖掘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崭新意蕴,创作推出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精品力作,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通过举办“劳模精神与沈阳”专题展览及专家论坛、“致敬英雄城、礼赞劳动者”沈阳职工网络春节联欢会等活动,把全市职工主人翁的秉性、勇立潮头的天性、精工细作的品性充分激发出来,使劳模精神成为沈阳“英雄城市”品牌的鲜亮底色。

  实施“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工程”。推动快递行业集体协商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围绕深入践行“两邻”理念,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着力点,积极创新工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方式,推进职工书屋、劳模创新工作室逐步向“两邻”试点社区覆盖;联合人社、法院等部门在区县(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等打造裁前调解、诉前调解、劳动仲裁庭等一站式调处劳动关系实体,推动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

  实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爱工程”。今年要高质量规划建设150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采取工会自主建设、多方联合建设等方式,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打造舒适的休息场所。开展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体检,切实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坚持以服务覆盖促进组织覆盖,努力让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到工会组织中来,感受工会温暖、享受工会服务。

  深化“六个体系”

  全市工会组织将持续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工会组织建设、技能素质提升、职工权益维护、职工服务帮扶、职工服务阵地“六个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工会工作的效率效能。

  ●深化思想政治引领体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职工,全年新建30个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示范点,组织开展主题宣讲500场;用高尚精神和榜样力量感染职工,广泛开展“沈阳最美职工”“沈阳最美职工团队”选树宣传和百个“雷锋号班组”创建活动,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用先进文化培育职工,常态化开展工会“大篷车”送文化进基层活动,在企业中探索推行职工“午间文化”,做优做实职工文化艺术节等工会文化品牌;严格落实工会意识形态责任制。

  ●深化工会组织建设体系。重点加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领域工会组织建设,深化“八大群体”入会工作,推动律师、会计师、税务师等行业成立相关行业工会;进一步加大科技型企业建会力度;打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联盟”工作试点,稳步推进新业态职工之家和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建设;着力培养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探索制定《沈阳市非公企业兼职工会主席补贴制度》,全面激发基层工会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

  ●深化技能素质提升体系。围绕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广泛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主题劳动竞赛;创新具有沈阳工会特色的职工技能竞赛模式,力争全年达到100项以上;完善“五位一体”职工技能培训模式,全年力争培养高技能人才200名以上、各类培训覆盖职工20万人次以上,推动适应振兴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

  ●深化职工权益维护体系。学习宣传贯彻新修改的工会法;开展更宽领域、更有实效的集体协商;做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开展“法规制度专项体检行动”,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两书”作用;继续深化企业改制过程中发挥民主管理制度作用的具体实践,着力强化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示范性建设;维护好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健全完善工会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十项机制,积极做好职工队伍稳定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

  ●深化职工服务帮扶体系。健全完善工会送温暖走访慰问工作机制,做好困难职工“兜底式”帮扶;巩固传统服务项目,优化新的服务品牌,为广大职工提供常态性、普惠性、精准性服务。大力推动沈阳市劳模管理办法修订工作,确保劳模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化、长效化发展。

  ●深化职工服务阵地体系。做实叫响沈阳市新时代“职工之家”服务阵地品牌,统筹做好“互联网+工会”建设规划,形成线上线下服务阵地融合互动、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

  办好“十件实事”

  2022年,市总工会将继续推出服务职工“十件实事”。

  ●建设150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开展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体检

  ●建设沈阳工人美术馆,支持企业工会建设各具特色的劳模展馆或工运展馆

  ●持续开展职工医疗综合互助保障项目,扩大职工参保覆盖面,力争实现与医保平台数据对接

  ●大力推进车间班组“工间活动站”建设,新增市级“工间活动站”50家

  ●推动13个区县(市)总工会逐步建设实体化劳动争议调解中心

  ●新建、改建4所区县(市)级工人文化宫

  ●拓展工会“红娘工作室”建设,举办“会缘有约”联谊活动10场

  ●扶持3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创建“女职工关爱室”

  ●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行动,为职工提供免费心理健康咨询

  市总工会结合季节特点和工作安排,将继续开展“主题月”活动,使一些重点工作既贯穿全年,又集中呈现。其中既有落实市委全会要求的“稳岗留工关爱月”“劳模精神传承月”“‘两邻’理念实践月”“技术创新协作月”等,也有体现工会特色的“送温暖慰问月”“职工文化月”“建会入会服务月”“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月”等,实现服务工作大局、服务职工群众的有机结合。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