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民生连线】气象专家预测——7~8月,沈阳降水量偏多3~4成,平均气温偏高1.1~1.5℃
时间:2025年07月03日来源:沈阳发布
[字体: ] 打印

  近日沈阳持续的高温天气可以说是“火力全开”;这两天,沈阳又开启了“雨雨雨”模式,还不时下起大暴雨。这样的天气是否正常?还会持续多久?今年的天气情况有啥特点?7月2日,沈阳日报、沈阳发布客户端与市政府办公厅联办的《民生连线》栏目,邀请沈阳市气象部门专家做客沈阳日报社5G直播间,就今夏沈阳天气情况、夏季气象常识,以及人工增雨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并现场回答读者和网友提出的问题。

  【本期嘉宾】

  沈阳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首席预报员 吴宇童

  沈阳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沈阳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科长 张治

  【连线实录】

  问:天气预报的气温并不高,但体感却觉得很热,气温和体感温度为何不同?

  答:天气预报的“温度”,指的就是百叶箱里面温度计测出来的空气温度。在相同的温度下,湿度越高,感受到的温度也越高。此外,风速也是影响体感温度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体体感温度下降3至5℃;气温在0℃以下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体体感温度下降6至8℃。

  问:感觉雨总是在下班的时候下,这种感觉有科学依据吗?

  答:一天当中,短时强降水最活跃的时段是午后到傍晚。据分析,这是因为午后地面气温上升,大气的上升运动更强,由于受热不均,可能激发出一些热对流,再加上天气系统的影响,易导致短时强降水出现。为此,大家在午后时段更要多加防范“急雨”。

  问:气象学上,高温如何界定?

  答:我国气象学上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此外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时,即可称作“高温热浪”天气。

  一般来说,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

  问:雨水有时候只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下,而其他地区则没有降雨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局部降雨是指雨水只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下,而其他地区则没有降雨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天气和地形共同作用造成的,特别是在夏季或秋季容易出现。当气温升高时,热空气会上升,然后在大气中形成对流,随着空气升高,其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云。如果云在一个局部区域形成,而且这个区域的气流没有办法把云移动到其他地方,就会发生局部降雨的现象。另外地形会影响气流的流动,导致气流产生涡旋,形成降雨。

  问:发了暴雨预警,但有时候雨下得并不大,这是为什么?

  答:一个城市的面积小则几百平方公里,大则上千平方公里,降雨天气系统有时只影响了部分区域,就造成了“同城不同天”。另外,一个降雨天气系统也是在不断移动变化的,可能上一秒还能带来强降雨,但下一秒移动之后雨就减弱了甚至没有了雨。这就会出现天气预报有暴雨,但是你所在地的雨下得很小甚至没有雨的情况。

  问:在夏季,出现哪些天气征兆时,应加强对发生暴雨的警惕性?

  答:(1)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

  (2)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

  (3)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

  (4)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

  (5)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问:人工增雨(雪)是不是“凭空造雨”?为什么不能天天进行?

  答:不是的。人工增雨不是人工降雨,不能“凭空产生”,需要一定天气条件,无法天天进行。

  以人工增雨为例,降水的形成过程就是在云层中水汽凝结成水滴,大大小小的水滴不断碰撞合并,最终在重力作用下落至地面。因此,形成降水需要同时满足三个关键条件:一是丰富的云中水汽;二是气流上升运动,这个条件可以使云中的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是水汽变为水滴液化过程的基础;三是充足的凝结核,也就是使水汽凝结成水滴的“种子”。其中,云层厚度达到2公里以上是标志水汽充沛的重要自然基础,可为形成降水提供必要的“原料仓库”。在这个自然基础条件下,人工增雨通过科技手段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也就是凝结核(或冰核),相当于向云层快速播种,促进雨滴(或冰晶)的形成,达到“卤水点豆腐”的效果。另外,云层中水汽液化为水滴,释放的热能会使云体升温,如同给云层安装“热力发动机”,进一步强化气流上升。当这三个条件形成良性互动时,云层就像被按下“启动键”,开启降水过程。

  问:沈阳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信息会公开吗?比如作业时间、地点、效果,老百姓从哪里能查到?

  答:公众号、微博、抖音“沈阳气象”、市气象局官网上可看到2025年沈阳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公告,包括作业起止时间、作业区域及影响范围、作业设备、注意事项。沈阳地区作业时间一般为每年的3月1日至10月31日。每次作业的县(区)市气象局也会发布作业公告。

  作业效果一般不对外发布,作业效果评估由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开展。

  问:“气象干旱”究竟与“干旱”“农业干旱”等有什么不同?

  答:从评价指标来讲,干旱有多种评价指标。“气象干旱”是一个常用指标。它是从某一站点或区域的气温、降水、蒸发等气象要素在一段时间内的累积效应来评价干旱程度的。同理,水文、农业等行业从各自的着眼点出发,有各自不同的评价指标和体系。一般来说,干旱都是降雨少、蒸发多,气象干旱是先导。气象干旱发生后,可能会造成水文干旱、农业干旱等。

  问:出现高温天气,应该如何应对?

  答:(1) 出行躲避烈日。10点至16点不要在烈日下行走,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2)适当补充水分。有意识地及时补充水分,千万不能等口渴了再喝水。出汗较多时,适当喝一些淡盐水。

  (3)做好预防措施。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强抵抗力,减少中暑等疾病的诱发因素。

  (4)重视安全问题。生产作业,安全第一,做好防护,记住规范,防患于未然。

  (5)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6)注意日常饮食。适当增加高蛋白和维生素食物,适当吃些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不可多吃生冷食物、喝冷饮。

  问:如果遇到暴雨,应该怎么办?

  答:(1)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注意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或网络等渠道关注天气预报,掌握暴雨最新消息。

  (2)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当积水漫入室内时,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3)提前收盖露天晾晒物品,将家中贵重物品置于高处。

  (4)处于危旧房屋或在低洼地势住宅的群众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提防旧房屋倒塌伤人。居民住户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堆置沙袋或堆砌土坎。

  (5)如果身处室外,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等。

  (6)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汽车在低洼积水处熄火时,人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要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7)在山区旅游时要防范山洪,当上游来水突然浑浊、水位上涨较快时,需特别注意,及时转移至安全区域。

  问:马上放暑假了,现在是汛期,孩子们外出游玩需要注意些什么?

  答:(1) 家长和孩子要提前关注旅游地区天气预报及降雨信息,是否有洪涝灾害发生。

  (2) 及时了解旅游景点开放情况,涉山、涉水景区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3) 出行前,学习掌握自救互救相关常识,确保发生意外情况时第一时间开展自救互救。

  今年和去年6月沈阳地区都有连续几天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为什么进入7月以后气温就没有那么高了但还是感觉很热?

  今年6月24日前后,沈阳地区出现了连续3天以上35℃的高温天气。这是由于大气低层受到暖气团的控制,且暖气团比较强大,持续了较长时间,大气中高层受到高压系统的影响,大气下沉运动增强,天空云量较少,从而太阳辐射增温作用强,伴随下沉增温效应,使近地面气温升高。

  同时,在6月,副热带高压还稳定位于我国南部,沈阳地区的相对湿度比较低,空气比较干燥,有利于气温的升高。而到了7月,随着冷涡活动增加,以及副热带高压的北跳,沈阳地区的湿度增大,一方面不利于增温,另一方面会增加降水的频率,所以不易出现持续性的高温天气。

  因此,沈阳这样的气候特点,在6月更有利于出现持续的高温天气。而在7月虽然气温没有持续地走高,但随着湿度的增加,闷热感会比较明显,体感上也会是比较热的。

  一般来说沈阳的桑拿天会什么时间到来?造成桑拿天的原因有哪些?

  当最高气温≥32℃,且日均相对湿度≥80%时,体感温度会超45℃,这种天气被称为“桑拿天”。每年的 6至8月最容易“蒸桑拿”,当副高北抬至东北地区,沈阳下沉气流抑制云雨,导致晴热,同时其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输送水汽,湿度更高,闷热感更强。还有当夏季雷阵雨后,地表水分蒸发(潜热释放),湿度骤升,阳光再现时也会形成“下蒸上晒”的闷热环境。

  【第一发布】

  盛夏沈阳降水和气温预报

  今年6月,沈阳地区平均气温为23.1℃,较历年同期(22.2℃)偏高0.9℃;平均降水量71.9 毫米,为历年同期(85.9 毫米)的8 成。

  预计今年盛夏(7~8月),沈阳地区降水量较历年同期(308.4毫米)偏多3~4成,为401~432毫米;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24.2℃)偏高1.1~1.5℃,为25.3~25.7℃。

  【重点关注】

  什么是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影响天气是为预防或减轻气象灾害,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在合适的气象条件下,通过飞机、高炮、火箭和地面燃烧器等装备,向大气云层中适量播撒催化剂,使云物理结构和云的发展过程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天气向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变化的效果,引导云层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演变,最终实现增雨抗旱、防雹减灾或消雾保航等目的的工程性措施。

  沈阳开展哪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沈阳地区人工影响天气主要以增雨、防雹为主。

  沈阳哪些区域是重点作业区?

  康平县、法库县、新民市、辽中区及部分森林防火区。

  浑南棋盘山有森林防火需求时,会于秀湖作业点开展增雨作业。

  【你知道吗】

  什么是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是指发生突然、强度剧烈的对流性灾害天气,常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空间尺度不大、生命周期短暂,却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强对流天气有哪些种类和标准?

  (1)短时强降水:较短时间内发生较强的降水。

  (2)雷暴大风:强对流产生的强烈短时大风,一般雷雨天气出现。气象业务通常用雷雨时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17.2≥米/秒)来定义雷暴大风。

  (3)雷电: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放电现象。放电时间非常短,但产生的冲击电流高达几万到几十万安培。

  (4)冰雹:从雷雨云中降落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降水。直径在0.5厘米以上定义为冰雹,更小的称为霰,冰雹直径一般不会超过5厘米,但极端情况也可能超过10厘米。

  (5)龙卷风: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呈漏斗状,由雷暴云伸展至地面。其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最大可达100米/秒以上。

  (6)飑线:由许多雷暴单体侧向排列成行的强对流云带,长约几十至上百公里,持续时间几小时至十几小时。飑线过境时往往伴有雷雨大风,有时还会出现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

  【相关链接】

  暴雨预警信号

  蓝色:12小时内降雨量达50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30毫米

  黄色:6小时内降雨量达50毫米,且1小时降雨量达20毫米;

  橙色:3小时内降雨量达70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

  红色:3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70毫米。

  高温预警信号

  高温预警信号一般分为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其中,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37℃以上;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40℃以上。

  沈报全媒体记者:徐佳婷

  摄影:钟俊东

  视频:钟俊东

  主播:李禹墨

  编辑:赫明

  校对:周大勇

  责任编辑:邸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