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消防,生命至上。11月是全国消防宣传月,消防宣传涉及各行各业,乃至千家万户。11月13日,沈阳发布客户端、沈报全媒与市政务公开办联办的《民生连线》栏目,邀请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有关人士做客沈阳日报社5G直播间,就消防安全有关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详细、权威的介绍,并现场回答读者和网友提出的问题。
【本期嘉宾】
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处处长 刘政伟
皇姑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 黄涛
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 韩健
法库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 李大宇
【连线实录】
问:我看最近很多消防站对外开放,市民想要去参观,可以吗?如何预约?
答: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消防安全素养,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强化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充分发挥消防救援站的消防科普教育作用,将每周五定为队站开放日,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队站开放日活动。
居民或机关团体可以在“沈阳消防”微信公众号预约参加。在队站开放活动中可以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常见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体验消防员着装等。
问:如果高层建筑发生火灾,该往上跑还是往下跑?如果屏住呼吸快速跑出去,可行吗?
答:火灾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如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硫等。以一氧化碳为例,大量吸入体内会造成缺氧中毒,失去行动能力,不能第一时间救出医治,就可能丧失生命。大家在遇到火灾发生时,要把躲避烟气的侵害作为重中之重。居家听到楼内发生火灾,但不知道具体起火部位时,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先打开门看看门外烟气大不大,再到楼梯间看看烟气大不大。如果没有烟或烟气很轻,可以尽快逃生至室外。如果走廊或楼梯间内烟气特别大,尤其是从下往上冒的浓烟,千万不要冒险想憋着一口气冲到室外,被烟气熏倒在楼梯间丧生的例子有很多。可以退回室内报警求助,关好门,尽量别让烟气进到屋内,为救援赢得时间。
问: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有用吗?
答:湿毛巾的作用:一是降低吸入体内烟气的温度,避免高温烟气灼伤呼吸道;二是过滤掉烟气中的烟尘颗粒,避免刺激呼吸道引起剧烈咳嗽。但是,湿毛巾过滤不掉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有毒气体才是最致命的。
至于低姿逃生,主要是说,发生火灾以后,高温烟气因为比空气轻,会上浮到屋顶聚集,越高的区域烟气会越浓,有毒烟气会越多,视线受阻也会更严重。所以穿过有烟区域时,要尽量弯腰避开浓烟区。
问:有的人家中配备防烟面罩,有用吗?
答:居民家中可以配备几个防烟面罩,遇有火灾必须穿过有烟区逃生时,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防烟面罩的用法很简单,打开包装,拔掉内外两个保护塞,戴在头上,拉紧系带即可。
防烟面罩可以抵挡一氧化碳和一般毒气的侵害,有效时间大约是30分钟左右。酒店一般在每个房间都会配备防烟面罩,我们在住酒店时,可以先确认放置的位置,一旦遇到火灾,可以节约逃生的时间。
问:居家防火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消防安全习惯,居家要怎么做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
答:一是定期清理厨房、阳台尤其是楼道内的可燃杂物。二是对电褥子、小太阳等用电设备,燃气灶等用气设备,使用完后,要及时关闭电源或阀门。三是长时间外出要关闭窗户,避免外来飞火引起火灾,也就是做好我们常说的“三清三关”。
问:冬季到了,很多人多会选择到商场、影院和洗浴中心等大型人员密集场所购物、娱乐,大家应该注意哪些消防安全要点?
答:针对冬季室内活动多,洗浴、娱乐火热的情况,提示广大市民到这类场所要牢记三个留意:首先,要留意场所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位置,确保关键时刻逃生路线清晰、畅通;其次,要留意身边消防设施的位置,提升关键时刻自防自救能力;最后,就是留意自己所处的周边环境,头脑清醒,确保逛的开心、玩的安全。
问:进入冬季,农村防火应注意哪些?
答:现已进入冬季,气温逐渐降低,用火、用电、用气量增加,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村民消防安全意识不足,特别是独居老人行动能力不便,很容易造成“小火亡人”事故。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独居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法库县消防救援大队积极协调民政、公安等部门,发动基层网格员摸清此类困难群体的底数,建立完善了消防专门工作台账,全面了解掌握辖区独居老人基本情况。同时,推动乡镇网格员采用“上门入户”,定期对独居老人开展入户宣传、帮助查改火灾隐患,形成“捆绑式”的帮扶工作机制,将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延伸至基层“最末端”。
切实打通消防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尤为重要,法库县19个乡镇街及1个开发区全部设立了基层消防工作站。同时,积极开展以火灾隐患查改、农村消防安全知识、初起火灾扑救为主的网格员消防安全培训,培养农村消防工作的“带头人”和“明白人”,提升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并借助农村“大喇叭”,常态化播放消防安全提示音频,真正让消防之声全方位、无死角。
问:企业如果邀请基层消防部门帮助检查指导本单位的消防隐患,会不会被处罚?收不收费用?如何联系基层消防大队?
答:首先,消防部门特别鼓励也特别希望单位邀请消防部门去检查。邀请消防部门去说明单位对消防工作已经充分重视,说明在工作中消防问题遇到了瓶颈和障碍,通过消防部门的指导可以更快更好的解决消防安全隐患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或企业对主动邀请消防部门去检查有顾虑,怕问题主动暴露会引来处罚。
事实上,沈阳市消防部门已经推出了“首错不罚”和“要约消防检查”等多种监督服务模式。所谓“首错不罚”,就是对于首次的、轻微的隐患,不会处罚。而“要约消防检查”就是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要约消防部门进行上门检查,检查后会下发《意见函》,帮助企业“一对一”制定方案。而不是下发制式的法律文书,检查的结果不纳入监督执法程序,不录入监督执法系统,不实施行政处罚。这不仅为社会单位节省了时间成本,更是我们“温度执法”的一次务实举措。
“要约消防检查”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果有需要“要约消防检查”的,可以到沈阳市各消防救援大队进行预约。
问:企业消防队和专业的消防“国家队”业务交流有什么渠道?
答:渠道就是“请进来”和“走出去”。
“请进来”是请企业专职队也包括社会人员到消防队站来参观,带大家近距离地体验消防工作。目前,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全部队站是常态化开放的,年均开放活动2500次,吸引参观人数达20余万人。同时,还不定期地举办灭火救援技术轮训班。通过与企业队之间的联勤联训联战,共同训练、互相借鉴,形成灭火合力。
“走出去”是定期和政府各部门和企业专职队开展联合演练,深化联动机制,加强信息互通,实现科学、快速、准确施救。以经开区消防救援大队为例,辖区共有企业专职队6支,企业消防员120人,车辆22台。今年以来大队已联合宝马、科创、东药等企业专职队开展联合演练48次,极大提升了全区域的灭火救援能力,提升了单位自防自救能力。
问:我家住高层,防火门长期打开,这样做有消防安全隐患吗?
答:常闭式防火门广泛应用于楼层较高的住宅、人员较多的写字楼等场所,防火门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隔热隔烟,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可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常闭式防火门自带闭门器,“闭门器可以让防火门打开后自动闭合,在出现火灾大家着急开门逃生时,可以有效防止火灾影响逃生通道,保障后续人员的逃生。”如果常闭式防火门长期打开,封闭楼梯间将失去封闭的安全效果,发生火灾后,烟气进入楼梯间,会为通过楼梯间逃生的人员造成生命威胁,同时也希望居民提高防火意识,随手关闭防火门,这也是既安全又文明的一种表现。
火警这样报!
众所周知,119火警电话是消防部门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也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线。在遇到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群众遇险事件,水旱、气象、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等事件时均可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该号码为特殊号码,不收取任何费用。
★报火警时应说明详细地址,包括街道名称,门牌号码,靠近何处,有没有易于寻找的地标性建筑,并且需要说明距离起火部位最近的消防通道入口;农村发生火灾要讲明县、乡(镇)、村庄名称;大型企业要讲明分厂、车间或部门;高层建筑要讲明第几层楼等。总之,地址要讲得明确、具体。
★报警时还应说明起火场地,如房屋、商店、油库、露天堆场等;房屋着火最好讲明何种建筑,如棚屋、砖木结构、新式工房、高层建筑等;尤其要注意讲明的是起火物为何物,如液化石油气、汽油、化学试剂、棉花、麦秸等都应讲明白,以便消防部门根据情况派出相应的消防车辆。
★报警时应对火势情况进行较为详尽的描述,如“有大量浓烟冒出”“只见冒烟”“有火光”“火势猛烈”,或有“第几层着火了”“两间房屋着火了”“有2人被困”等。
★报警人应留下联系方式,姓名及所用电话的号码,以便消防部门电话联系,了解现场火情变化情况。
★报警之后,还应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迅速组织人员疏通消防车道,清除障碍物,并提供最近水源的位置,使消防车到火场后能立即进入最佳位置灭火救援。如果着火地区发生了新的变化,要及时报告消防队,便于及时改变灭火战术,取得灭火最佳效果。
灭火器这样选!
日常生活中,灭火器是扑救初起火灾时常用的灭火工具,在火灾初起之时,由于范围小,火势弱,是扑救火灾的最有利时机,正确及时使用灭火器,可以有效降低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
常见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其中,干粉灭火器最为常见,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及电气设备火灾。但要注意——
★由于干粉没有冷却作用,所以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后,还会有复燃的可能,最好进行二次处理;
★水基灭火器的灭火作用可以理解为喷水灭火,要注意水基灭火器不能扑救带电设备火灾,以防触电;
★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仪器仪表、图书档案、工艺仪器和低压设备等的初起火灾,多用于密闭空间的火灾扑救。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要注意手指不宜接触喇叭筒,以免冻伤。
手提式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一般为:提起灭火器到现场,除掉铅封,拔掉保险销。在距离火源5至6米的地方,一手提着压把,一手握着喷管对准火焰根部。压下压把,喷射灭火剂灭火。
【你知道吗】
消防员为什么可以冒着浓烟烈火出入火场灭火救人?
消防员也是血肉之躯,之所以能出入火场灭火救人,除了有水枪保护、团队协作、火场经验等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有这样一套齐全的个人防护装备。
消防员佩戴的头盔是保护头部的,阻燃头套是保护头、颈部的,灭火防护服是保护身体的,手套是保护手部的,消防靴是保护脚部的,还有逃生绳、手斧、手电、自救铃等。
这些装备可以保护消防员的身体在火场中免受高温、坠物、触电及其他危险品的伤害。尤其是佩戴的空气呼吸器,更是呼吸系统的重要防护器具。空气呼吸器里装有压缩空气,减至常压后约为2700升空气,正常情况下可以供消防员使用1小时左右。消防员进入火场后,呼吸的空气是空气呼吸器里自备的,从而避免了火场中高温或有毒烟气的侵害。
【相关链接】
企业应该如何科学制定疏散预案开展培训演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
灭火和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单位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等情况制定。同时,立足初期火灾的扑救,贯穿“救人第一”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考虑单位的实际性。比如——
★在学校的预案中,应明确制定避免在疏散过程中发生踩踏事件的策略;
★在医院、幼儿园、养老院的预案中,应明确危重病人、婴幼儿、老人的疏散和安置措施;
★在易燃易爆企业的预案中,应充分考虑危险化学品的爆炸极限等要素。
灭火和应急预案应定期组织演练,制定和演练是相辅相成的。演练旨在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在演练中发现漏洞,不断修订完善。要以练为战,重点检验安全疏散、消防设施使用情况,了解预案的可操作性。只有通过演练,不断完善预案,达到活学活用,才能在突发事故的时候运用得当,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
【温馨提示】
消防部门呼吁大家:消防安全知识要多学习、多积累,宁可学会了用不上,也别有事儿时候不懂得。消防安全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既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无小事,一定要重视。
沈报全媒体记者:李欣 徐佳婷
摄影:张文魁
视频:钟俊东
主播:李千惠
编辑:时海波
校对:周大勇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