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民生连线】今夏沈阳地区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这份防汛安全指南请收好
时间:2024年07月04日来源:沈阳发布
[字体: ] 打印

  沈阳已进入主汛期,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将增多。7月3日,沈阳发布客户端、沈报全媒与市政务公开办联办的《民生连线》栏目,邀请沈阳市气象专家和应急专家做客沈阳日报社5G直播间,就今夏沈阳天气情况、全市防汛准备情况,以及夏季气象常识和极端天气科学避险知识等内容进行详细、权威的介绍,并现场回答读者和网友提出的问题。

  【本期嘉宾】

  沈阳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处副处长 开玉龙

  沈阳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崔景琳

  【连线实录】

  问:今年和去年的6月,沈阳都有连续几天35℃以上的高温天气,而进入7月天气反而不那么热了,是为什么?

  答:今年6月17日前后,受到蒙古高压的影响,沈阳地区出现了连续3天以上35℃的高温天气。这是由于大气低层受到暖气团的控制,且暖气团比较强大,持续了较长时间,大气中高层受到高压系统的影响,大气下沉运动增强,天空云量较少,从而太阳辐射增温作用强,伴随下沉增温效应,使近地面气温升高。同时,在6月,副热带高压还稳定位于我国南部,沈阳地区的相对湿度比较低,空气比较干燥,有利于气温的升高。

  而到了7月,随着冷涡活动增加,以及副热带高压的北跳,沈阳地区的湿度增大,一方面不利于增温,另一方面会增加降水的频率,所以不易出现持续性的高温天气。

  因此,沈阳这样的气候特点,在6月更有利于出现持续的高温天气。而在7月虽然气温没有持续地走高,但随着湿度的增加,闷热感会比较明显,体感上也会是比较热的。

  问:预计沈阳今夏的平均气温24℃左右,为什么预报的温度很舒适,而事实上却感觉热呢?

  答:气象意义上,某一天的平均气温是指当日的2时、8时、14时和20时,这四个时次温度的平均值。平均气温24℃并不是指气温大多数时候是24℃,当白天最高气温超过30℃,夜间气温20℃左右时,也会出现平均气温比较低的情况,而且气象站中观测气温的仪器通常被放置在百叶箱中来测量空气温度,不受太阳直射,所以观测到的温度比太阳暴晒下的地面会低一些。同时,进入7月,沈阳湿度条件增加,体感上会较闷热,所以会出现白天很热的感觉。

  问:最近沈阳经常发布暴雨预警信号,但有时候雨下得不大,这是为什么?

  答:一个城市的面积小则几百平方公里,大则上千平方公里,降雨天气系统有时只影响了部分区域,就造成了“同城不同天”。另外,一个降雨天气系统也是在不断移动变化的,可能上一秒还能带来强降雨,但下一秒移动之后雨就减弱了甚至没有了雨。这就会出现天气预报有暴雨,但是你所在地的雨下得很小甚至没有雨的情况。

  问:进入夏季,短时局地强降水频发,为什么感觉雨总是在下班的时间下呢?

  答:一天当中,短时强降水最活跃的时段是午后到傍晚。据分析,这是因为午后地面气温上升,大气的上升运动更强,由于受热不均,可能激发出一些热对流,再加上天气系统的影响,易导致短时强降水出现。为此,大家在午后时段更要多加防范“急雨”。

  问:雨水有时候只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下,而其他地区则没有降雨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局部降雨是指雨水只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下,而其他地区则没有降雨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天气和地形共同作用造成的,特别是在夏季或秋季出现。当气温升高时,热空气会上升,然后在大气中形成对流,随着空气升高,其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云。如果云在一个局部区域形成,而且这个区域的气流没有办法把云移动到其他地方,就会发生局部降雨的现象。另外地形会影响气流的流动,导致气流产生涡旋,形成降雨。

  问:经常说的“桑拿天”是什么?什么时候“桑拿天”最厉害?是入伏以后才会出现“桑拿天”吗?

  答:相同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增幅就越明显。当日最高气温≥32℃,且日均相对湿度≥80%时,体感温度会超45℃,这种天气被称为“桑拿天”。每年的6至8月最容易“蒸桑拿”,每天的10时至16时是“蒸桑拿”最严重的时段。只要是满足了当日最高气温≥32℃,且日均相对湿度≥80%时,就可以称为“桑拿天”。入伏之前也有出现“桑拿天”的可能性。

  问:出现高温天气,市民应该如何应对?

  答:①出行躲避烈日。10点至16点不要在烈日下行走,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②适当补充水分。有意识地及时补充水分,千万不能等口渴了再喝水;出汗较多时,适当喝一些淡盐水。

  ③ 做好预防措施。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强抵抗力,减少中暑等疾病的诱发因素。

  ④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⑤注意日常饮食。适当增加高蛋白和维生素食物,适当吃些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不可多吃生冷食物、喝冷饮。

  问: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我们常常看到洪涝、暴雨等被表述为“百年一遇”,但明明是“百年一遇”的事件,为何时常出现?

  答:生活中,通常我们用“百年一遇”来表达一种罕见现象,但并不代表绝对意义的100年内只发生一次。在专业领域中,“百年一遇”并不是表示罕见,而是应用某种计算方法,通过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记录数据来推算极端事件可能性的概率化表达。

  “百年一遇”最初起源于水文学,是关于洪水重现期的一种解释方法,表达洪水有百分之一的发生概率。“百年一遇”其实是个概率术语,是为了表达发生概率很小的意思。也就是说,即使今年发生了,但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强发的背景下,未来也可能再次发生。

  问:在降水偏少时,可以通过人工增雨作业缓解吗?

  答:气象部门会根据天气条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当看到降雨云团到达某个区域时,可以通过飞机、高炮、烟炉等装备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来增加降水量。所以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当没有降水云团时,播撒催化剂并不能达到人工增雨的效果。气象部门会根据全市的农业旱情、森林火险等级和降水的气象条件,综合考虑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问:马上放暑假了,我家孩子想跟同学去南方游玩,现在是汛期,孩子们外出游玩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答:①家长和孩子要提前关注旅游地区天气预报及降雨信息,是否有洪涝灾害发生。

  ②及时了解旅游景点开放情况,涉山、涉水景区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③出行前,学习掌握自救互救相关常识,确保发生意外情况,第一时间开展自救互救。

  关于夏季沈阳天气气象专家这样说

  (一)预报:今夏沈阳气温偏高、降水偏多

  预计今年6月沈阳地区平均气温为23.3℃,较历年同期(22.2℃)偏高1.1℃。根据辽宁省气候中心预报意见,预计今年7~8月,沈阳北部的气温较历年同期偏低0.1~1.0℃,其他地区偏高0.1~1.0℃。

  今年6月沈阳地区降水量为58.4毫米,为历年同期(90.0毫米)的65%。根据辽宁省气候中心预报意见,预计今年7~8月,沈阳地区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多1~2成,为339毫米至370毫米。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可能有1个北上台风影响我省。

  同时,近年来沈阳局地对流性天气、极端天气增多,极端暴雨、雷雨大风等天气具有强度大、局地性强的特点。在沈阳城市热岛效应的加持下,今年也可能出现明显的暴雨和局地强对流天气。

  (二)分析:沈阳6月降水偏少的原因

  ①6月降水较常年少了三成半

  刚刚过去的6月,沈阳地区平均降水量58.3毫米,为历年同期(90.0毫米)的65%。沈阳地区6月降水量最大的区域是康平县,为135.0毫米;降水量最小的区域是辽中区,仅有32.9毫米。

  综合来看,今年6月,除了康平之外,其他各区、县(市)降水与历年同期相比都是明显偏少的。

  ②6月降水偏少的原因

  今年6月,尤其是6月18日以来的中下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且稳定维持在江淮区域,导致雨带滞留在长江流域,使南方梅雨季降水量明显偏多。而北方受强大的冷涡持续控制,冷涡阻塞了雨带的进一步北抬,因此不利于东北地区出现大范围的强降水,多以不稳定的阵性降水为主。

  ③6月的天气特点与厄尔尼诺有关吗?

  厄尔尼诺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并造成大气环流异常的一种气候现象。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意见,此次厄尔尼诺事件是在2024年4到5月趋于结束,强度为历史第五强,在今年春夏厄尔尼诺虽然减弱结束,但是对我们今年夏季的气候还是有一定影响。

  厄尔尼诺对我国的主要影响:厄尔尼诺当年冬季,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厄尔尼诺次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1998年和2016年长江流域特大暴雨洪涝);厄尔尼诺当年或次年夏季,东北地区易出现低温;厄尔尼诺次年,西北太平洋生成台风个数较常年偏少。

  关于暴雨等极端天气如何预防应急专家这样说

  (一)暴雨来临,市民应该如何做好安全防范?

  ①暴雨来临,要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家中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燃气等设备。

  ②暴雨时,不要在涉水较深道路行走,在积水中不易辨别情况,当窨井的井盖子丢失或应急打开排水时,一旦贸然踏入,会伤及人身安全。

  ③要注意街上电力设施,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绕行,避免发生触电伤害。

  ④发生雷雨大风时,要远离高大树木、老旧建筑物、工地围墙、广告牌等不牢靠的高大物体;不宜使用淋浴冲凉和触摸金属管道,不宜靠近建筑物的外墙和电器设备以及打电话、上网,不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切断电源。

  (二)洪水发生时,应该如何自救?

  ①洪水来了,按照预定路线转移、避难,注意扶老携幼,相互帮助;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无法步行转移了,要使用事先备好的船只或门板、木床等漂浮物,做水上转移的工具。

  ②当洪水来得很快,大水已经进屋了,要急速爬上屋顶、墙头或就近的大树上,暂时避难,等待救护人员转移,不能独自游水转移。

  ③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只能做暂时避难场所,因为经水一泡,它们随时会有坍塌的危险。

  ④假如没有大树、院墙,屋顶又一时爬不上去,此刻应抓住固定物不放,并呼救他人搭救脱险。

  (三)开车时遇到下暴雨,应该怎么办?

  ①不要把车辆停在大树、广告牌、电线杆、变压器旁,避免雷雨大风天气而对车辆造成伤害和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②如需要雨天驾车出行,请及时了解路况信息,注意下穿式桥涵、易积水点位等警戒标识,提前绕开积水路段。

  ③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

  ④若已行驶在积水路段,请打开车窗,听从交警、市政、排水等部门的指挥疏导,切不可强行通过;发现路面已有汇集大量积水的征兆,应立刻打开车门电子中控锁车锁,做好随时下车的准备。

  ⑤如判断车辆无法继续行驶,要立即靠边停车,若车辆在积水中熄火,要迅速判断形势,及时撤离积水区域。

  ⑥车内常备安全锤、拖车绳、割绳刀的工具,以备应急所需。

  【第一发布】

  2024年沈阳汛期时间表

  ★汛期:6月1日至9月20日

  ★主汛期:7月1日至8月31日

  ★防汛关键期:7月16日至8月15日

  【重点关注】

  应战汛期沈阳做了这些防汛应急准备

  汛前,各地区、各部门共落实机动抢险、水工程抢险、路桥抢险、通信保障、电力抢修、应急排水等专业应急队伍600余支、2万余人。

  6月1日入汛以来,全市各级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全面进入实战状态,强化值班带班在岗在位,各级防汛物资储备库24小时备勤,市区两级43个应急物资储备库全部进入预备状态。一旦发生险情灾情,能够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抢险救援。

  【相关链接】

  暴雨预警信号

  目前,沈阳市暴雨预警信号标准仍遵循沈阳市气象局2023年4月23日印发的《沈阳市气象局暴雨预警信号修订方案》文件,即: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标准为12小时内降雨量达50毫米且1小时降雨量达到20毫米;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标准为6小时内降雨量达50毫米且1小时降水量达到20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30毫米;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标准为3小时内降雨量达70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50毫米;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标准为3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70毫米。

  【温馨提示】

  汛期来临,市防汛办提示广大市民:

  要密切关注天气动态和防汛指令,合理安排出行,做好个人防护,确保人身安全。

  沈报全媒体记者:徐佳婷 实习生 郝斯佳

  摄影:张文魁

  视频:徐小凌 贺天榆

  主播:李千惠

  编辑:时海波

  校对:于凌涛

  责任编辑:邸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