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话题一直备受关注。10月13日,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沈阳发布、沈报全媒与市政务公开办联办的《民生连线》栏目,邀请沈阳市民政局有关人士做客沈阳日报社5G直播间,就沈阳老年人相关福利政策进行详细介绍,并现场回答读者和网友提出的问题。
连线实录
【本期嘉宾】
沈阳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处一级主任科员 夏时雨
沈阳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处一级主任科员 沈华
【连线实录】
问:我今年83岁,可以申请高龄补贴吗?
答:如果是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80—89周岁老年人可以申请,政府补贴每人每月100元,通过低保渠道发放。普通老人需要达到90周岁才可申请。
问:高龄补贴,要是审批下来当月老人去世了,还可以领取吗?
答:可以领取。高龄补贴从老人过世次月起停止发放。
问:我父亲今年90岁了,想要领取高龄补贴,如何办理?
答:户籍为沈阳市城市社区的老人,办理高龄补贴时,老人亲属只需持老人本人身份证、户口簿、银行卡和代办人身份证,就近到任意社区即可登记申请高龄补贴。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地区对银行卡开户行要求不同,建议市民最好事先通过电话等方式,向老人户籍所在地社区进行咨询。
问:不知道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站,怎么查询?
答:可以登录“沈阳养老服务网”(http://sy.ybkyl.com),或者拨打“88112349”为老服务热线查询。
现场连线:养老服务中心有哪些服务?
问:我邻居老人是低保户,行动不方便,想要在卫生间安装一些适老化改造的设施,她可以申请吗?如果可以,怎么办理?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答:可以申请。由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或其委托亲属)向居住地居(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报以下材料:
1.本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户口簿;
2.拟接受适老化改造住房的房产证明,如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不享有该住房产权,需房屋产权人在申请表上签字同意;
3.特困人员家庭需提供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分散供养),低保或低收入老年人家庭需提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或城乡低收入家庭救助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需提供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特别扶助证,残疾老年人需提供残疾人证。
现场连线:适老化改造包含哪些服务?
问:适老化改造期间需要老人离开家里吗?改造破坏装修吗?
答: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是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符合其改造意愿为前提,逐户上门评估、“一户一案”确定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走、康复护理等方面的改造内容,在装修不改变、老人不离家的前提下施工改造,并提供相应售后服务。
>>>
“家庭养老床位”
即将在沈启用
沈阳市即将启动首批“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试点工作,由政府出资,为沈阳市户籍的特困分散供养、低保、低收入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经评估为重度失能、中度失能、轻度失能的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并根据老年人能力评估等级,为重度失能老年人每月提供45小时免费上门服务,为中度和轻度失能老年人每月提供30小时免费上门服务。
服务项目:有别于传统的养老服务,“家庭养老床位”提供的是“三合一”入户服务模式:
1.家庭适老化改造:为其中重度失能且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家庭安装护理型床位和防褥疮床垫,为其他部分失能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进行地面防滑、加装安全扶手、助浴凳等必要的适老化改造,使其居住环境及设施设备符合开展专业护理服务的基本要求,为老年人打造舒适的居家养老环境。
2.家庭信息化建设:为老年人家庭安装紧急呼叫、生命体征监测、门磁和烟雾燃气感应报警等智能化设备,为老年人提供主动关爱、健康监测、虚弱干预、应急救助联络等服务,实现对居家老年人的智能看护,为老年人打造安全的居家养老环境。
3.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参照养老机构的服务标准,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包括理发、助浴、助餐、室内清洁、助行、助急、起居照料、失禁清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喘息服务、健康管理等上门服务,让老年人在家即可享受养老机构的专业护理服务。
(注:选择保留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的老年人,每月可享受服务时长20小时;已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的老年人,可同时享受30-45小时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相关链接】
什么是“家庭养老床位”?
依托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针对有照顾需求但未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必要的家庭适老化改造、信息化建设,使其居住环境符合进行专业照护及安全协助的相关要求,并由养老服务机构派出专业护理人员开展上门服务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可通俗理解为,将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搬回家中,以解决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服务需求。
>>>
沈阳在1989年便步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平均水平提前10年。截至2020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00.8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26.35%;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10.7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的23.24%。人口老龄化水平远高于全国和辽宁省平均水平,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市委、市政府把养老作为事关全局的长远任务高位推进,积极落实《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接连出台《沈阳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沈阳市推动品质养老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为高质量推动养老服务发展谋篇布局。高龄补贴“全市通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扩面、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等多项举措接连落地,让沈城老年人幸福养老的梦想照进现实。
高龄补贴“全市通办”
高龄补贴是沈阳市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针对全市高龄老年人的一项普惠政策。
申请高龄补贴需符合两个条件:
1.拥有沈阳市户籍;
2.年满90周岁。
补贴的发放标准:90—9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月200元;10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800元。
( 注:针对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80-89周岁老年人,政府补贴每人每月100元,通过低保渠道发放。)
●办理方式:
沈阳市民政局今年对高龄补贴申请要件和认定流程进行了简化和调整,高龄补贴申办业务在城市社区实施“全市通办”。老人亲属只需持老人本人身份证、户口簿、银行卡和代办人身份证,就近到任意社区即可登记申请高龄补贴。(注:由于不同地区对银行卡开户行要求不同,建议市民最好事先通过电话等方式,向老人户籍所在地社区进行咨询。)
●领取方式:
高龄补贴由老人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负责审核发放,按月将补贴打入老人个人银行卡中。
家门口养老服务设施日益完善
沈阳市民政局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大力推进,旨在为全市老年人打造家门口的养老服务阵地。
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辐射周边1—2个社区的老年人,主要提供:生活照料、短期托养、助医、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关怀访视、生活配备、心理咨询和应急救援等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站主要提供:文化、体育、娱乐、休闲、养生、老年教育等服务。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开始试点
今年起,沈阳市在100个社区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依托社会力量向符合条件的高龄、失能、失智、贫困、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老年人,提供理发、助浴、送餐、制作老年餐、室内清洁、助行、起居照料、失禁清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9项免费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其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申请条件及标准:
申请人需持有试点社区所在区户籍并居住在试点社区。其中,60周岁(含)以上的低保户、低收入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老年人,失能失智的给予每人每月45小时,半失能的给予每人每月30小时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
80周岁(含)以上的老年人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70周岁(含)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给予3小时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
●申请方式:
由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或其监护人,通过试点社区的居民委员会向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
80周岁(含)以上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7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供:身份证、户口簿、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特别扶助证;
60周岁(含)以上的城乡低保户或低收入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半失能、失能、失智老年人,需根据民政部门安排进行老年人能力评估,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供:身份证、户口簿、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或低保边缘户救助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特别扶助证,失智老年人需提供近半年内医院开具的失智诊断证明。
鼓励开展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符合其改造意愿为前提,逐户上门评估、“一户一案”确定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走、康复护理等方面的改造内容,在装修不改变、老人不离家的前提下施工改造,并提供相应售后服务,政府将给予每户不超过3000元的补贴。
●改造内容:
市民政局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设计了《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配置推荐清单》,清单所列项目分为基础类和可选类:
1.基础类项目为政府对困难老年人家庭予以补助支持的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包括安装闪光振动门铃、地面高差或防滑处理、配置坐便椅、安装床边护栏、配置轮椅等11项,是改造和配置的基本内容。其中,被评估鉴定为重度失能且长期卧床的老年人配置护理床和防压疮床垫。
2.可选类项目是根据老年人家庭意愿,供自主付费购买的适老化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包括如厕洗浴设备改造、厨房设备改造、适老家具配置等等。
●申请条件:
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对象为本市户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家庭和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失能、残疾或高龄(80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
●申请方式:
由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或其委托亲属)向居住地居(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报以下材料:
1.本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户口簿;
2.拟接受适老化改造住房的房产证明,如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不享有该住房产权,需房屋产权人在申请表上签字同意;
3.特困人员家庭需提供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分散供养),低保或低收入老年人家庭需提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或城乡低收入家庭救助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需提供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特别扶助证,残疾老年人需提供残疾人证。
(注:申报沈阳市“家庭养老床位”的老年人,默认进行适老化改造,不需另行申请。)
沈阳养老大数据——
沈阳市现有养老机构255家,其中公办45家、民办210家;共有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6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902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达到50.35万平方米,今年还将新增3.17万平方米。
今年全市100个社区开展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累计上门服务581人次;连续两年在109个村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
截至目前,为606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免费进行适老化改造;为8521名城乡分散供养的特困老年人投保了意外伤害险。
全市100%的养老机构能够通过内设护理院、医务室、签订医疗服务协议等方式开展医疗服务,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40.6%。
全市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供养率达到100%。
主播: 李千惠
沈报全媒体记者:徐佳婷
摄影:张文魁
视频:徐小凌 丁思文
编辑:时海波
责任编辑:刘新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