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北新区纪委监委办公区,两面锦旗熠熠生辉,它们分别是沈阳天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和沈阳新宇服饰绣品工业有限公司近日赠送的。
复工复产初期,两家企业遇到工程残土无处堆放、湖北籍重要负责人急需返沈、防疫物品短缺、防疫物资补助没到位等系列棘手问题。沈北新区纪委监委督导组现场办公,“点对点”连线责任单位,一举解决所有问题。两家企业负责人赞不绝口,由衷地感慨和致谢说:“纪委监委太给力了!”
疫情防控期间,沈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市号召,及时调整工作风向标,创新“铁面督导+温情服务”工作模式,秉持事不过夜的务实作风,在帮扶企业复工复产中“一竿子插到底”,赢得企业高度赞誉。
聚焦复工复产 开展精准督查
“防疫是阶段性工作,开复工、发展经济是长期的、永恒的,决不能顾此失彼。”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王冬石明确提出,防疫和全面开复工要“两手抓”“两手紧”“两手硬”“两手赢”,要把防疫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尽可能为发展赢得时间和主动。
市纪委监委督促各级部门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对沈阳市受理的民生诉求热线问题办结情况,特别是涉及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类诉求的办理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对办结问题开展电话回访和实地暗访,对投诉办理的时效性、回复的真实性、问题的解决程度进行检查。
“我们盯住市营商局‘企业应急服务专线’诉求办理工作中履行职责情况,通过成立专班、定期调度、电话回访、联动督导等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进解决企业复工复产诉求,为企业有序开工复工保驾护航。”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二十二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周继忠告诉记者。
数说督查
2月3日至3月21日,派驻第二十二组共对1820件企业“专线”诉求和5677件“市民热线”诉求逐一梳理排查,对440件典型问题诉求逐一开展电话回访,满意率97.5%。
已对回复不满意的11件诉求交给市营商局进行督办,对不作为、慢作为、推诿扯皮、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转交市区两级责任部门严肃处理。
促使审批提速 开辟绿色通道
沈阳华康肉禽有限公司由于春节前就签了订单,最迟需要在2月1日(大年初八)正式复工生产,如果延期开工,企业将面临经济和信誉双重损失。
得知这一情况后,沈北新区纪委监委督导服务组立即协调区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局和清水台街道办事处,督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力做好该企业复工服务。与此同时,报请区防疫指挥部向省、市防疫指挥部请示汇报,经过两天持续跟踪推进,省防疫指挥部于1月31日晚同意企业复工。企业负责人接到通知后感慨地说:“沈北新区的工作效率高,纪委监委工作给力,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作为中国企业的自豪!”
“区纪委监委通过深入摸排和实地调研,结合省、市、区相关政策,督促相关部门为符合复工复产条件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专人负责、科学指导、特事特办。现场提示企业落实各项防疫工作,帮助解决燃眉之急,确保企业及时开复工。”沈北新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区纪委监委立足服务强化监督,创新方式抓督导,一手督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促复工复产解难题,精准服务与强力督导并行,为企业复工复产护航和助力。
数说督查
截至目前,沈北新区规上企业231户,已开复工228户,复工率98.7%;限上企业125户,已复工93户,复工率74.4%。
助力企业招聘 解招工就业难
疫情发生后,普遍出现企业招工难、百姓居家就业难的“两难”问题。
“在走访企业督导防疫工作中,我们了解到企业招工难问题后,第一时间与区工信局联系,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铁西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疫情期间,正风肃纪检查组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帮助华晨宝马、特变电工沈变公司、沈阳统一企业有限公司、辽宁通正检测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布网上招聘信息,解决用工缺口。
数说督查
疫情期间,铁西区共为92家企业发布2000多个岗位招聘信息,开展“点对点”网上招聘。还帮助部分企业解决用工缺口300余人。
面对同样问题,沈北新区纪委监委督导服务组也及时联系各产业办公室、街道办事处和区就业服务部门,通过区人力资源市场网上服务平台,区、街道、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小区业主群等发起全区联合招聘,在短时间内为沈阳金宇吸塑包装有限公司、沈阳蝶妃舞艺术服装厂等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同时,还帮助百姓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便就业,受到企业负责人和上岗就业人员一致赞誉。
数说督查
目前,沈北新区就业服务部门已发布用工信息192条,提供就业岗位2217个,促成45家企业成功招聘825人。
沈阳市纪委监委坚持不给基层和企业增加负担,科学统筹安排区县(市)纪委监委、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力量,滚动推进多形式监督、多点位突破、多部门协同督导,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监督保障,真正成为保护企业安全的防疫屏障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助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积极贡献。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肖春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