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新民市335名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借助部门优势,共引进345个富民项目,助推建成87个产业示范村,带动7000余个农户找准致富路子,协调引进各类资金1.2亿元,形成了较强的示范引领效应。
新民市委对驻村第一书记严格管理、真心关爱,努力做活“三篇文章”,激励驻村第一书记勇当乡村振兴“生力军”。
做活“服务管理”文章。由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同省市选派第一书记结成帮扶对子。探索驻村第一书记抱团认领试点项目,推动全市建成了120个星级党建示范村、成功转化了37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组建了412个农村党员义工服务队、成立了338个“党员议事会”、消除了96个集体经济空壳村。两年来,对驻村第一书记先后开展了6次培训,邀请25位科技致富带头人讲解农业知识,增进驻村第一书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情感。
做活“统筹保障”文章。筛选确定省市选派第一书记所在重点村,大力推进人才、项目、政策、资金等资源力量下沉倾斜,协调各类资金7000余万元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去年8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了53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提拔9名成绩突出的驻村第一书记挂职副乡镇长,不到半年时间,挂职副乡镇长就引进6个工业项目。新民市委还注重选树典型示范引领,“辽宁抖音第一村”、“蟹田稻米认养”项目、千亩圆葱出口示范基地等项目成为富民强村的新引擎。
做活“发挥作用”文章。周坨子镇第一书记在镇村干部支持下,创办“玖伍红色乡村第一书记年货大集”,为全省在新民的13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提供农产品销售平台,销售额达80余万元。东蛇山子镇第一书记在工商部门指导下,创办“四联社商行”,注册“民香芸”商标,为村集体创收50余万元。目前,第一书记推动新民80%以上行政村实现了“一村一业”“一村一品”。驻村第一书记引领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等70余个农民经济组织,开发棚菜3800亩,引进高效农业示范项目85个,助农增收达到1.2亿元;致力于招商引资“内引外联”,引进两个超亿元项目;致力于人居环境整治、民生改善,协调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