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践行二字向我们提出了学好党史必须做到学习与践行两者不可分割的明确要求……”3月25日,苏家屯区陈相街道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有关“学党史重践行”的讲话精神,如今已化作实际行动走进街道居民家中。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连日来,陈相街道开展“入户串门”活动,36名包村干部以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促发展为主旨,入村走访体察民情。
制度当先 建立长效机制
“为将‘入户串门’形成长效机制,真正服务于民,陈相街道制定活动方案、印制下发40余册《民情日记》,召开‘入户串门’工作培训会,要求包村干部每月至少走访10户次,结合走访实际填写《民情日记》,及时上报发现的问题,切实为村(居)民解决困难。”陈相街道党工委书记程科介绍,街道还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调度,及时督查,完善做法。每季度还将召开阶段性总结会议,认真梳理好经验好做法,查不足补短板,真正让日记变成果,让群众得实惠,让制度有长效。
走访为实 密切党群关系
“又来啦,小康。”大陈相村路边遛弯的李大姐热情地跟包村干部小康打着招呼。访民情,听民意,应民需,解民忧,及时为群众代办各种手续、调解矛盾纠纷是此次活动的目的,随着活动的开展,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大大增进了。几次入户,包村干部与村民们都熟悉起来,对于换届选举后新班子感觉咋样、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到不到位、有没有啥需要反映的问题等情况,包村干部都听到了村民们更多的心里话,对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史学习教育效果更加“心中有数”。
解难为要 筑牢战斗堡垒
“我感受到了村民们对我的信任,同时也深入了解了村民们提出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将党史学好、践行到实处。”包村干部小张在《民情日记》中这样写到。活动中,包村干部坚持到一线接地气、知民情、找问题,主动听取群众的烦心事,通过入户走访的实际行动,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积极为民排忧解难中得以充分发挥。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梁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