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务公开 -> 工作动态
驰而不息 气象日新
——写在沈阳市纪委监委“两个体系”建设第100场调度会之际
时间:2020年12月18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0年12月18日

  新闻背景

  2017年8月,沈阳市纪委在省纪委和市委的领导与支持下,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紧紧盯住项目、资金、物资“一批了之、一拨了之、一给了之”的问题,开展正风肃纪监督工作。

  2018年3月,沈阳市纪委监委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大数据监督的理念与实践应运而生。

  2019年7月,沈阳正风肃纪监督和大数据监督深化为监督体系和治理体系,开启深化大数据监督、强化智能反腐、推进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进而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崭新征程。

  自2019年9月21日召开首场监督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推进调度会以来,沈阳市纪委监委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工作干劲,强有力地推进大数据监督和“两个体系”建设。在历经每周六周日不间断地调度449天后,2020年12月12日,迎来了第52周第100场工作推进会。

  历时一年余,持续的努力催生果实,磅礴的力量日益汇聚。沈阳市纪委监委开展的构建监督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在探索实践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征程上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打响了一场反腐败的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先后派出20多个调研组来沈阳指导工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要求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习借鉴推广沈阳市经验做法;省委主要领导专门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省纪委监委和沈阳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和实地调研;全省纪检监察大数据监督现场会在沈阳召开,标志着沈阳“两个体系”建设做法在全省铺开……

  调度勤

  周末无休 “大兵团”作战 全覆盖监督

  2019年9月21日,第一周完善监督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调度会召开。自此,周周调度的“大兵团”作战拉开帷幕。

  每个双休日的调度会,由沈阳市纪委监委副书记牵头,机关各部门和相关区县(市)纪委、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中科院计算所专家齐聚共议,与各职能部门“一把手”进行面对面沟通,不断深化完善监督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建设。

  勤调度、强推进,“两个体系”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2019年7月,市纪委监委组建了推进“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专班,第一批启动发改委、民政局、国资委、科技局、交通局、人防办6家单位“两个体系”建设工作。

  2019年9月,将试点范围扩展到各区县(市),13个区县(市)分别在民政、残联、农业等6个领域开发了13个小专项监管系统,用“小专项撬动大监督”。2019年11月,启动农业农村局、人社局、医保局、自然资源局、沈鼓、东药等第二批19家单位试点工作。

  2020年6月起,“两个体系”建设在沈阳市各市直单位、13个区县(市)全面展开。

  工作推进中,市纪委监委对各单位业务数据和业务系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回应各单位对提高大数据监管能力和治理能力的迫切需求,逐步将大数据监督技术植入监管体系之中。

  “两个体系”建设调度会气氛恳切,市纪委监委与主体责任单位共同研究问题发生的原因,查找监督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治理体系中存在的风险和漏洞,有针对性地提出精准的整改意见,推动监督具体化、常态化、长效化。

  各领域、各部门、各单位通过参与调度会,工作热情被不断激活、点燃。各试点单位积极推进“两个体系”建设,市信息化志愿联盟企业积极投身到“两个体系”建设,主动提供无偿技术支持……大家笑称,不怕会上的“红脸出汗”,会后的“节节高升”才更喜人。

  推进快

  全面铺开 聚焦重点 构建治理平台

  通过“两个体系”建设的强力推进,各领域多点开花,让权力运行过程越来越阳光透明,一体推进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建设。

  作为全市重要经济综合职能部门,沈阳市发改委具体履行中央预算、基本建设、新兴产业等22项行政权责,每年统筹争取和安排国家、省、市三级资金约15亿元。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开展“两个体系”建设以来,对政务公开透明、全程有效监管的认识不断提高,“打造权力更透明、责任更清晰、监管更有效的发改委行权体系治理平台,是沈阳发改人的时代选择。市纪委监委对于‘两个体系’建设的提领部署,为我们规范资金项目管理提供了良好契机。”

  2019年7月,市发改委在全国发改系统率先建设行权体系治理平台,采用“软”技术实现“硬”约束,完成15亿元资金网上办理,22项行政权力清单事项全部线上运行。

  市民政局聚焦百姓关注的热点和痛点、民政领域管理的难点和堵点,整合打造沈阳市民政服务管理平台,将民政所有核心业务纳入平台,有效推动了全市民政领域从“不敢腐”向“不能腐”迈进。经验做法在全省宣传推广,获得民政部肯定和批示。据介绍,市民政系统平台由“10+1”个子平台构成,通过压缩流程、减少环节、简化手续,大力推行“跨区域办理”“零要件审批”“痕迹化管理”,实现便民事项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尤其是残疾人两项补贴办理由30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

  曾经,营商环境是东北的短板;现在,营商环境是地区改革的发力点。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实现“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这一切变化得益于市纪委监委推进“两个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作为第二批试点单位,市营商局全新的工作体系已从“服务为主”改造升级为“服务和监督并行”。从提高审批效率到推进项目落地,营商“软”环境正在不断培育和发展改革的“硬”实力。《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发布全国15个标杆城市,沈阳赫然在列。

  收效大

  精准监督 高质量监督 打开新局面

  沈阳市“两个体系”建设调度会已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其中,调度第一批“两个体系”建设试点单位13次,调度区县“小专项”13次,调度第二批“两个体系”建设试点单位26次,调度“两个体系”建设推广、上下贯通9次,调度“两个体系”建设全市推广23次,调度大数据监督建模16次。重点聚焦,收效卓著。

  百炼成钢,久久为功。沈阳市纪委监委以正风肃纪监督和大数据监督技术作为基本依托,高质量、快进度提升监督效能,进而影响推动城市管理、城市治理的提升。在最近几周“两个体系”建设调度会上,围绕建模问题,大家展开热烈讨论,专项精准,效果彰显。“全员建模”把大数据监督和智能化反腐贯通起来,打开主动监督、精准监督、全覆盖监督、高质量监督的新局面。

  春夏秋冬,静水流深。1年零3个月、449天,与这100场“两个体系”建设调度会一并前行的,是浸润沈阳纪检监察人汗水与梦想的奔腾日夜。反腐败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伴随智能化反腐、实施立体打击,要从打赢几场战役向打胜整个战争挺进,对各种腐败行为形成摧枯拉朽的围歼之势。

  回望来路,千锤百炼,展望远方,气象日新。第100场“两个体系”建设调度会,是振奋的鼓点,更是崭新的起点。

  作家格拉德威尔说,“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沈阳市纪检监察人从酷暑到严寒,从深夜到黎明;从懵懂到熟练,从外行到专家,已经不知经历了多少个1万小时的锤炼。未来,沈阳市纪委监委将以更奋发的精神、更无畏的勇气、更扎实的工作,不断探索实践,朝着深化大数据监督、强化智能化反腐,推进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奋力前行,为沈阳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