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为医务人员子女提供线上线下网课辅导,为提出需求的驰援湖北医护人员家属送去“暖心菜”,青年突击队复工复产冲锋在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团市委第一时间向全市广大青年发出行动书,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协调小组,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和志愿者积极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与医护人员家属“结对子”
父亲支援湖北、母亲在医院连续奋战,读小学二年级的张同学一个人在家既害怕又孤独,课业无人辅导。了解到有关情况后,青年志愿者、辽宁大学2018级研究生李芊芊,在网课学习、兴趣爱好、心理辅导等方面,为孩子提供一对一陪伴帮助。青年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伴读等活动,结成了12对知心好友帮扶对子。
团市委组织全市青年志愿者开展“你为国家护平安,我来为你守家园”。针对双一线医护人员家庭、双职工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建档立卡困难家庭中的小学生群体,点对点配备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线上线下网课辅导。
医大四院护士马芳正在湖北抗击疫情,其父亲一直在一家公寓式养老院,因脑出血在医大四院治疗,气管切开数月、发烧未退,既需要治疗又需要全程护理。因疫情期间不便办理住院。团市委指派专人主动和有关医院沟通协调,在老人退烧后,立即安排老人转至德济医院护理治疗。
青年志愿者坚持开展定期采购服务,先后将23箱水果、4批92箱“暖心菜”,送到23名驰援湖北医护人员的家属手中。团市委组织专业心理咨询师在12355平台坚持24小时开设心理疏导热线,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每日定时向医护人员家属开展问候和网络陪伴,受理各类咨询210余例。
组建107支企业青年突击队
团市委积极动员全市青年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等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创建8个方面的青年突击队,助力企业有序复产复工。截至目前,全市已组建企业青年突击队107支,参与团员青年人数2479人。
沈阳橡胶研究院科研攻关青年突击队,通宵达旦冲锋在防疫物资研制生产第一线,利用短短5天时间,完成了“隔离服”的研发生产任务。自2月5日首批交付以来,已有1万多件供给抗“疫”前线。在“隔离服”稳定生产后,突击队又承担起“防护口罩硅橡胶罩体项目”,队员们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通过多轮跟产、试验摸索,只用了6天时间就生产出防护口罩硅橡胶罩体3万多件。
复工复产一马当先,志愿服务从未停歇。沈阳市防疫志愿者青年突击队组建以来,11名医疗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志愿者,先后为西铁、四平、金生、大庆路等12个无物业社区开展志愿洗消服务,覆盖洗消楼道单元200余个、住户约1万余人。
征集615个典型传递正能量
团市委对沈阳市第一、二、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授予“沈阳市青年突击队”称号、对全部队员提名“沈阳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目前,已征集优秀典型615个,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等中央、省、市级媒体刊发报道100余篇。
同时,广泛征集全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先进典型,在“青春沈阳”等平台进行展播、评选。沈北新区虎石台街道青年突击队队长、街道团工委书记解晓雁,立足岗位、实干奉献,拍摄的抖音视频《我的城,我来守!》打动人心、催人奋进,被大量转发。大年初一开始,她连夜加班,设计宣传条幅,赶制宣传用品,带着团员青年们利用两天时间悬挂条幅300余处,发放传单2万余份,张贴通知6000余张。每天在社区从7时工作至22时,拨打电话、入户走访,为老人运送生活必需品。在基层工作人员的艰苦奋战下,虎石台全街5个大社区、3个未拆迁村,近3万户居民、7万多人口两轮排查顺利完成。
沈鼓集团进出口公司优化营商环境青年突击队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上百次电话沟通,数十个部门协调,按照疫情防护要求,在保障人员、车辆、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将包括5台压缩机组、89箱设备在内的21车货物顺利发往上海港,完成复工以来沈鼓集团国际项目产品的首次发运,守住了公司的信誉关、效率关,极大激发了员工斗志。
广大团员青年还通过微信、抖音等媒体平台,晒志愿服务的图片、视频,广泛宣传身边的优秀团员青年、团队及其先进事迹,向全市广大团员青年传递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正能量。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何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