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召开的全市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骨干和中坚力量是年轻干部,未来和希望更在年轻干部。必须从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出发,更加强化一盘棋思想、前瞻性视野、突破式举措,推动更多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成才成长、创业担当。为落实会议精神,更好地发现培养年轻干部,大东区创新工作,举办了“90后”年轻干部强化培训班,让年轻干部在培训中提升能力素质、增长视野才干、展现青春风采。同时,为践行习近平主席关于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论述,大东区着眼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培养选拔储备优秀专武干部。日前,他们在全市率先采取考核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公开选用优秀年轻干部到街道担任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长。
发掘培训年轻干部 改善队伍梯次结构
“这是一次选拔式的年轻干部强化培训班,我们根据结课时的考试成绩和综合表现,择优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岗位进行锻炼,锻炼结束后将适时予以重用、压担子。”大东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曹国华介绍,全区74名“90后”年轻干部全部参加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封闭培训。培训采取“课前互动答疑、课后考试结课”的教学模式,挑选有经验的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纪委监委的同志担任辅导员、监察员,实行全程定量与定性跟踪考察,确保各个环节科学合理、衔接有序、公平公正,在充分激发全体年轻干部学习热情、鼓励争先创优的同时,积极主动发现选拔年轻干部。
一直以来,大东区深入实施年轻干部“育菁培英”工程,经过努力,全区干部年龄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区管领导干部的平均年龄由49岁下降到45岁。曹国华介绍,对标对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等共性问题,大东区干部队伍也存在年龄老化、专业干部缺乏、梯次配备不合理等问题。同时,经验阅历相对单一、专业干部“一岗定终身”、复合型干部较少、干事创业能力不强等问题也客观存在。这些都需要积极探索解决,而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更是当务之急。
此外,大东区年轻干部也普遍存在着“有学历、缺经历,有级别、缺历练,有专业、缺复合”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年轻干部心是虚的,腿是软的,话是颤的,脸是红的。举办此次培训班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帮助年轻干部增强党性修养、优化知识结构、补齐能力短板、提升业务水平。同时,通过近距离考察和全方位培养,挖掘出有潜力、有能力、敢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曹国华说:“目前,我们正分批次、分阶段进行培训结果运用,将根据向一线倾斜和多岗位、多平台锻炼的原则,让年轻干部尽快成长起来,为大东区未来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考核与考试相结合 选拔优秀专武干部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为确保优秀人才进入专武干部队伍,大东区委研究决定,拿出全部街道武装部长岗位用于公开选拔,并将选拔范围放到全区。”大东区委常委、人武部政委吕正伟介绍,能不能胜任岗位,是选拔专武干部的重要条件。他说,专武干部作为带领民兵完成任务的一线指挥员,经常要第一时间“领兵打仗、遂行保障”。大东区突出了专武干部“入口”的打仗标准,不能胜任岗位,就入不了武装工作这道门。记者了解到,全区各街道选拔专武干部时,均把懂武装、爱武装放在首位,针对部队经历、在部队立功受奖等情况进行量化倾斜。把好了“入口关”,专武干部姓“军”的底色越来越亮。选拔工作遵照13项资格条件标准,确定参选人员共计46名,选用比约5:1。其中研究生学历5人,占11%;本科学历40名,占87%;具有部队工作经历的26人,占57%,最大限度将爱军习武、人岗相适的优秀人才吸收到选用行列。
据介绍,倾力于专武干部专主业、强能力、能打仗,此次考核采取“提能测试+体能测试+专班拉练”模式,在充分考虑人民武装工作特点和军事、身体、心理素质等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干部政治素质、党性修养、法治理念、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的考核。此次选拔设有综合能力素质测试分值和基础分值,分别占比为80%和20%。综合能力素质测试分为笔试、面试和体能测试、结合考察等四个环节,闭卷笔试成绩占50%、结构化面试成绩占30%,体能测试成绩占20%。同时,为了充分体现基层党组织的把关作用,有效发挥干部考察的识别作用,深入了解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履职情况,区委成立7个考察组按照1:2的比例对专武干部人选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考察。不仅考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军事知识、武装常识、区情实际等专武干部应知应会的内容,还对人选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素质以及体能进行全方位校验,力求选出最优秀的专武工作人才,夯实基层武装工作的基础。不少参加完3000米测试后的干部纷纷表示:“没想到体能考核能这么较真,没情面、没商量,全靠本事,公开透明。”
“军队改革加速推进,部分专武干部思维理念还没有完全适应转型重塑要求。”吕正伟介绍,因为专武干部编制、保障都在街道,部分专武干部姓军务本爱武强武的认识和担当有所不足,也存在自我矮化、缺乏岗位认同感等问题。开展“选拔优秀干部到街道地区任专武干部工作”后,大东区多次开展“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大讨论、“传承红色基因”国防教育主题宣讲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专武干部崇军尚武的“姓军”导向。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梁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