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区县动态
沈北新区
聚焦三大目标 不负使命争先锋
时间:2022年09月22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2年09月22日

  在9月21日召开的“聚焦目标定位 勇当振兴先锋”沈阳市系列新闻发布会(沈北新区专场)上,沈北新区委书记吴军、政府代区长于胜林对外发布:沈北新区始终锚定“生态沈北、活力新区”城市定位,聚焦“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城,打造全国知名、东北第一的农产品及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重要集聚区,推动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迈入全国百强行列”三大目标,在沈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以舍我其谁的争、全力以赴的抢、敢于亮剑的拼、抓铁有痕的实,不负使命争先锋,展现担当与作为。

  开展五大行动 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城

  沈北高校和科创资源密集,拥有31所大中专院校、22个市级以上双创载体、125处市级以上科研平台、近千家科技型企业。沈北新区战略性启动国内一流大学城建设,全面打造科技热土、人才高地、创业乐园,将大学城建设成全市科创先导区、经济新引擎。

  在大学城建设过程中,将争创“五个一流”,开展五大行动。围绕产教融合争一流,开展产学研融合行动。到2025年,高校联盟组织架构基本形成;年转化科技成果500项,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50%。围绕创新创业争一流,开展创新创业行动。到2025年,建设“双创+”平台100个,吸引双创人口10万人。围绕人才集聚争一流,开展人才引育行动。到2025年,大学生本地就业率达到15%。围绕配套体系争一流,开展配套体系建设行动。到2025年,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共享率达到60%;培育科技交易平台5个;知识产权交易实现1000项。围绕生态环境争一流,开展生态环境提升行动。到2025年,建设灯光秀场2个、休闲广场10处、主题公园16个、景观街角300个,区域绿化面积达45%以上。

  优存量精增量强平台 扮靓“金字招牌”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是沈北新区的“金字招牌”,是全国第一批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全省唯一超百亿产值农产品深加工区。沈北新区将牢牢把握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争创契机,走出一条富有沈北特色的农业数字化、绿色化、精细化、高级化发展之路。

  做优存量,升级传统产业。提升越秀辉山、伊利乳业、东亚种业等企业的加工工艺技术水平、产品科技含量,朝全产业链数字化目标迈进。到2025年,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60%,新增农业高新技术企业20家,形成5-10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美誉度的加工企业集团,新增老字号食品品牌2个、知名绿色食品品牌10个、区域性特色优势品牌10个。

  做精增量,提升产品价值。挖掘中粮香雪、双汇食品、禾丰食品等企业潜力,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到2025年,带动农产品及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年产值实现500亿元。

  做强平台,提高创新能力。积极鼓励国字菜篮子、满佳食品等企业发展健康食品、预制菜产业,加快建设越秀风行食品研究院乳业分院等重点农业科创平台项目,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到2025年,引进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个,引进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机构5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0家。

  建设“一城五园” 经开区晋级全国百强

  沈北新区通过沈阳航空航天城等重点园区建设和开展三年千亿产值行动,切实提升经开区发展质量,到2024年实现晋级全国百强目标。

  着力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紧盯依生生物疫苗生产基地、华美畜禽中德合资等优质项目,积极促进优质外资项目增资扩产。充分利用中老铁路“先锋号”等通道优势,探索“国际班列+跨境电商”运营模式,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合作新体系。到2024年,实现利用外资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元。

  着力提升科创主体培育水平。支持辽宁装备学院智造众创空间、中电光谷OVU创客星升级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构建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到2024年,国家级双创载体达到1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0家。

  着力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大力推进“一城五园”建设。沈阳航空航天城,建设国内领先的航空航天产业制造基地、产业创新示范基地、辐射东北的航空货运物流中心;沈北科教融合园,现已启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数字汇客厅等项目建设;沈阳航空产业园,南区重点引入航空服务项目,建设产业升级示范区,北区引入制造项目,建设通用航空总装集成区、航空配套制造区和生产性服务区;沈阳先进制造产业园,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中心重要承载地;沈北生物医药产业园,依托依生生物、格林制药等头部企业,打造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基地;沈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打造东北地区数字农业创新引领区、辽河平原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北方地区现代种业创新高地。到2024年,实现装备制造产业产值23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48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产值40亿元,航空制造产业产值6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550亿元。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