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构筑坚固屏障 守护民生福祉
沈阳市防灾减灾机制建设成效显现
时间:2022年09月19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2年09月19日

  防灾减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安全福祉,是保障民生的大事。近年来,沈阳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风险管理和安全发展理念,从机制建立、基础设施、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提高灾害防治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筑起坚强防线。

  高效有力 防灾减灾协调机制不断完善

  沈阳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坚持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协作、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出台一系列防灾减灾制度举措,防灾减灾指挥体系和协调机制不断健全。特别是2019年机构改革后,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市减灾委员会,负责组织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由常务副市长挂帅,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等49个部门(单位)为减灾委成员单位,牢牢抓住防得好、救得快“两个基本点”,时刻绷紧组织、责任、工作“三个体系”,全市防灾减灾工作逐渐形成从监测预警到协同会商再到联动处置的综合协调机制。成立了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全市减灾视频调度系统平台,建立完善自然灾害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机制,强化部门应急联动处置。除了建立健全基层预警信息发布和宣传机制外,还加强了预警设施设备维修保障,确保市、区县(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乡镇、村组基层责任人能够及时准确接收到气象、火情、水情、震情等预警信息,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全面提升。

  未雨绸缪 防灾减灾保障基础不断夯实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防灾减灾救灾科技、物资、装备等投入明显增强。市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入库增储8400万元防汛物资,全市建成救灾物资储备库24个,与103家企业签订重要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投放协议,储备的基本生活物资能够满足全市常态下受灾所需。市财政斥资5040万元购入13辆超高层供水消防车,沈城高层建筑消防力量大大增强。市应急管理部门强化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动态会商研判,做好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持续开展地震监测,完成200余份震情监视跟踪报告,提供各级领导决策参考。编制城市防汛、高层火灾等20个专题的重大灾害应对情景构建,编制完成《沈阳市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简明预案手册》应急救援“八张图”,重新修订完善《沈阳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沈阳市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等一系列防灾减灾预案,提高应对巨灾风险准备能力。加速推进全国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试点建设,汇聚接入燃气、交通、建筑、消防等领域监测数据,实现平台“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的功能目标,目前该平台系统已上线试运行,全面提升城市灾害隐患监测预警能力。近年来,编制各级各类应急预案2231部,培训防汛责任人和业务骨干1.73万人次,开展空地一体化的防汛实战演练、“背靠背”式的森林防灭火演练等各类综合性应急演练331次,启动防汛预警响应332次,安全转移群众7088人次,防灾减灾基础进一步夯实。

  精干高效 防灾减灾救援能力不断提升

  沈阳市高度重视各种防灾科普宣传和演练,公众应急避险和“防抗救”整体能力不断提升。以消防救援队伍为主体,以武警、公安、民兵预备役、医疗急救等相关部门现有人力资源为基础,构建了精干高效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成为市政府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骨干力量。利用学校、广场绿地、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和单位,优化配置避灾安置场所资源,确保应急避灾场所安全运转。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灾害信息员培训,已培训信息员6000余名,切实夯实了灾情管理基础。在2022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期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媒体以及现场咨询、千屏联动等形式,开展防灾减灾“五进”宣传活动830余场,应急避险演练720余场,受众270余万人次,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自救互救能力。截至目前,全市有59个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5个社区被评为“辽宁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数量居全省首位。在应对台风利奇马、特大暴风雪等灾害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形成抢险救灾工作的强大合力。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