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推进精细化管理建设高品质城市 -> 工作推进
听民声惠民生 扮靓背街小巷
时间:2022年08月13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2年08月13日

  一座城市的故事,往往就藏在巷陌深处,它们是城市的文脉和肌理所在,也是连通市民回家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以精细化管理助推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聚焦背街小巷提质改造、市容整洁序化、保洁品质升级等方面,全面打造“路平水畅、灯明街净、城绿巷通、文明有序”的背街小巷环境,使精细化管理成为文明城市的常态,让社区居民切身感受到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

  微更新让背街小巷增添活力

  “不仅大街上变了样,就连背街小巷的环境也越来越好,真想在老家定居下来!”在深圳工作的李菁回沈阳探亲,看到沈阳大街小巷变得越来越整洁漂亮,不由得连声称赞。

  “不同于过去的简单改造,这次沈阳对背街小巷的微更新,绝不是简单地修修补补,而是城市系统和功能的全面升级,着眼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核心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介绍说。

  千难万难,问计于民就不难。市城管执法局坚持“三问”,“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向群众学习,集中群众智慧,接受群众监督,凝聚各方力量。年初,市城管执法局面向社会就背街小巷到底应该改什么?怎么改?进行了意见建议征集。通过“沈阳发布”App、“智慧城管”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介,广泛征求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群众意见和建议,累计收到各类意见建议2600多条。经过共性分析和组织专家论证,最终确定了群众呼声高、有迫切改造需求的200条背街小巷。在改造内容上,广大市民反映最为突出的、最为强烈的十类问题成为主攻对象。

  背街虽背,却关乎脸面;小巷虽小,但意义重大。以新华路为例,沈阳紧紧围绕“一拆五改五提升”,采用了微更新模式对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升,从“小切口”回应“大民生”,以消除脏、乱、差为基础,先地下、后地上,平面立面协同改造,不进行大拆大建,注重设计、注重文化、注重节约,最大限度地保留和挖掘背街小巷的内在文化、元素,以街景重构的方式,力争达到既有亲切感,又要焕新颜、添活力的效果。

  以文化赋能让小巷各具特色

  8月9日,记者在新东二街看到,这里的微更新工程刚刚结束,街路两边不仅补植了绿地,还建设了人行道,更换了垃圾箱,特别是在这条近1000米的小街两侧,一条蓝色跑道镶嵌其中,挺拔的树木矗立两旁,草丛中点缀着黄色、紫色的小花,让这条小街焕发活力。

  新东二街曾经是一条平平无奇的背街小巷。今年5月,小街开始微更新提升。为了让百姓满意,沈阳全面梳理掌握背街小巷现状,按照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统筹平面和立面,形成设计方案。

  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今年微更新中,沈阳努力增加街路的功能品质、服务品质、生态品质和文化品质。其中,在功能品质方面,通过优化道路断面、完善设施,以人为本提升交通文明水平,提升道路功能,如公交港湾、过街安全岛、人非分离、多杆合一等;在服务品质方面,通过完善街设家具、增加各类便民设施,不断强化道路的服务属性,构建有温度的城市街景;在生态品质方面,通过保绿增绿、完善临街绿化,新增口袋公园,实现街边景观与道路景观的有机融合。

  小巷子,大民生。背街小巷的改造整治,直接反映了城市文明水平、和谐宜居程度。据介绍,在背街小巷的微更新中,沈阳将文化建设融进小巷治理,以文化赋能,让改造后的背街小巷外形不同、景致不同、韵味不同,各具特色。

  沈阳正在把老百姓身边越来越多的背街小巷变成“文化巷”“文明巷”“知识巷”,让背街小巷美得更有内涵。

  多措并举巩固整治成果

  “经过提质改造,解决了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居民们出行方便多了。”文富北路居民赵金华告诉记者,文富北路是很多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周边居民多次反映小巷内乱停车现象严重。今年微更新中,除对文富北路破损路面进行提质改造,在小巷两边还施划了停车位,杜绝了乱停乱放现象,实现还路于民。

  市城管执法局还通过疏、堵、劝、引相结合,努力让背街小巷商户和居民逐步形成规范经营、有序停放车辆、共同维护市容环境秩序的好习惯,建立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巩固微更新道路整治成果。

  奔着问题去,改出实效来。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作中,沈阳各部门通力合作、齐心协力,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街巷秩序等市容环境突出问题,改出了一条又一条民心之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