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 防疫科普
专家解析重点场所 重点机构 重点人群 疫情防控新《指南》
时间:2022年07月19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2年07月19日

  7月18日,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健康教育五部部长李涵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中《重点场所、重点机构和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里市民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析。

  问题一 新《指南》有哪些特点?

  新《指南》结合我国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经验,对术语概念调整完善。如重点场所,新《指南》明确为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相应新增了口岸、物流园区、核酸检测点、健身娱乐场所、理发洗浴场所、棋牌室、封闭游船、剧本杀、月子中心等为重点场所,指导对象更加明确具体。同时,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出现本土疫情后防控两种场景给予指导,更贴近防控实践。

  新《指南》要求,“重点机构”出现本土疫情后,对于增加宿舍、公共卫生间等小型密闭公共空间的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频次的指导为:每日对公共卫生间至少进行两次全面清洁消毒,火车站、市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周边的公共卫生间适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可按照每4~6小时清洁消毒一次。

  问题二 哪些场所、机构和人群应重点关注疫情防控?

  重点场所

  指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如车站、口岸、机场、码头、公共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和地铁)、物流园区、核酸检测点、农贸(集贸)市场、宾馆、商场超市、健身娱乐场所、理发洗浴场所、影剧院、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棋牌室、封闭游船、剧本杀、月子中心、商品展销与售后服务场所、会议中心等。

  重点机构

  指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或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机构,包括党政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养老院、护理院、监管场所、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原版本统称为学校)、 托幼机构、培训机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工地等。

  重点人群

  指重点场所和重点机构的工作人员、感染风险较高或抵抗力较低的人群,包括医务人员、移民、海关、市场监管系统一线人员,警察、环卫工人、保安、保洁员,口岸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快递外卖人员、水电煤气等工作人员、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健康监测人员、有本土疫情区域的援建人员、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流浪乞讨人员、零散装修与建设施工人员、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孕妇、儿童、伤残人士等人群。

  问题三 防控中应注意哪些要点?

  重点人群

  高暴露风险的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警察、保安等职业人群,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性质、风险等级或所处场所类型做好个人防护。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要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核酸检测和闭环作业后的管控措施。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孕妇、儿童等要尽可能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尤其是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场所。

  重点机构

  对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或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重点机构,加强内部管控、清洁消毒、通风换气和个人防护等防控措施。辖区内发生本土疫情后,配合执行当地疫情应急处置要求,同时根据防控需要,养老院、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护理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监管场所可实行封闭管理、视频探访等措施;高等学校可采取封闭管理,减少聚集,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可停止线下授课;大型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等可采取弹性工作制;重大建设项目施工企业可采取封闭管理,减少非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数量等措施。

  重点场所

  对于人员密集、空间密闭等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如车站、公共交通工具、物流园区、农贸(集贸)市场、健身娱乐场所、理发洗浴场所、月子中心等,要落实通风换气、清洁消毒、体温检测等常态化防控措施。辖区内发生本土疫情后,配合执行当地疫情应急处置要求,同时根据防控需要可采取缩短营业时间,控制场所客流密度,避免举办聚集性活动、大型会议和培训,降低客运场站和公共交通工具的客载率等措施。(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尚志文)